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青春红岩|重庆北碚:激活红色基因 赋能乡村振兴

人民网重庆9月9日电 (记者冯文彦)近日,“青春红岩”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重庆北碚区静观镇王朴村,深入了解该村如何用好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王朴村,原名双塘村,坐落于“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腊梅之乡”北碚区静观镇南部。自2021年1月王朴村被中组部、财政部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以来,村党委紧抓发展机遇,盘活红色资源资产,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使王村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

王朴烈士纪念馆。人民网记者 冯文彦摄

王朴烈士纪念馆。人民网记者 冯文彦摄

20世纪40年代,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在这个村子附近奔波,他既变卖自家田产,又悄悄为游击队员运送物资。直到被反动派抓捕的前几天,他仍坚守在这里工作,让同志们先转移,他就是革命烈士王朴。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红色故事经久不息。而盘活红色资源,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让老百姓都过上红火的日子,便是对革命先烈遗志最好的继承。

走进王朴烈士纪念馆,记者了解到,纪念馆于今年7月提质改建后重新对外开放,展陈设计得到全面优化,分为“求学奋进 追求真理”“投身革命 毁家纾难”“百折不挠 英勇牺牲”“伟大母亲 世人楷模”及“烈士精神 薪火相传”5个单元,通过130余件实物,以及文图等声光电多媒体手段生动、直观地展示了王朴烈士坚韧不屈、舍家为国的革命精神。

王朴烈士纪念馆。人民网记者 冯文彦摄

王朴烈士纪念馆。人民网记者 冯文彦摄

“得益于2021年王村开始打造红色美丽村庄,以及近年来的党史学习教育,人们更加重视学习党史,缅怀英烈。前来王朴村参观、学习的人变多了,直接带动了本地产业的发展。”北碚区静观镇王朴村党委书记刘浩介绍,王朴村利用“红色美丽村庄”生态资源效益,探索推进“国有平台+”“头部企业+”等合作模式,政府投资形成村集体固定资产,由专业团队招商引资和运营管理,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度假等产业,打造鑫峰园林、王朴村乡村驿站、王朴村游客接待中心,撬动社会资金1100万元投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刘浩向记者介绍王朴烈士生平事迹。人民网记者 冯文彦摄

刘浩向记者介绍王朴烈士生平事迹。人民网记者 冯文彦摄

同时,王朴村结合花木产业、红色文化等元素,开展红色元素盆景盘扎销售,发展盘扎、罗汉松桩头、精品苗木等1000余亩,产业收入突破1500余万元,融合一二三产业,打造精品园区、研学培训基地等,把丰富的红色生态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优势,实现强村富民。

下一步,王朴村将拓宽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当好红色传承人,深入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等特色品牌,创新英烈精神宣教方式,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