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西藏中学老师: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和藏语文水平大幅提升

中新社山南9月11日电 题:西藏中学老师: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和藏语文水平大幅提升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郎佳慧

“我是2008年开始在这里教书,我记得那时刚入学初一的孩子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不高,藏语文也有些孩子会说不会写。现在可以说,他们的国家通用语言和藏语文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近日,西藏浪卡子县中学副校长索朗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浪卡子县中学位于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错湖畔,海拔4500多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学校之一,该校现有学生近1600人,多来自周边农牧区。

9月9日,西藏浪卡子县中学一班级学生绘写的教师节主题黑板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感谢。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入秋后高原已有寒意,采访当天上午一场小雨后,学校附近的山谷出现了一弯彩虹。教学楼里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

现年40岁的索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是浪卡子县卡热乡人,出生于农牧民家庭的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说,环境对学生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方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孩子们想好好学习藏语或国家通用语言,客观上的难度也会更大一点”。

他介绍,参加教书工作十多年来,西藏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路网四通八达。“很多孩子会去拉萨,甚至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种来往不仅开阔孩子的视野,无形中他们也有了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9月9日,西藏浪卡子县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展示他的中国历史及藏语文教材。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同校的玉珍老师也说,她也观察到,近年西藏学生的藏语文水平不断提升。

玉珍毕业于西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目前承担两个班级的藏语课程。记者看到,她为七年级(初一)9班的孩子们上藏语文课,她在前面领读,孩子们整齐地跟读。她说,本月她计划布置孩子们写一篇藏语作文,题目是“读初中有哪些新的感受”,要求表达流畅,约300字。

玉珍说,初一的藏语作文要求是300字,初二600字,初三进一步增加至约900字,“初一的藏语文比较基础,初二初三有西藏地方史等内容,比如松赞干布、萨迦班智达、日喀则夏鲁寺等历史名人、古迹”。

14岁的列谢托咪来自浪卡子县伦布雪乡,是玉珍的学生。为了迎接9月10日的教师节,他和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绘写主题黑板报,表达对老师们的尊敬和感谢。

浪卡子县不大,中学位于县城中央,县城外便是一片即将收获的青稞地。

索朗说,近年来,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设置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开设多样化选修课程,有锅庄舞进校园,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9月9日,西藏浪卡子县中学初二年级白玛卓嘎弹唱六弦琴。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在学校绘画室,记者看到里面既有老师、孩子们画的西藏元素素描,也有梵高、达·芬奇的艺术复制品;音乐室更有趣,墙上贴的是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的海报,孩子们的手上弹的是传统六弦琴(也称扎念)。

初二年级的白玛卓嘎爱好音乐,她说自己的偶像是华语流行乐女歌手邓紫棋。去年夏天,她开始学习乐理知识和六弦琴弹唱。在音乐教室,她用藏语即兴弹唱了一段西藏传统酒歌。

只见她将六弦琴箱斜置于腿上,琴头斜向一边,一手按弦、一手捏着拨片开始弹唱,同学们或仔细聆听,或轻声和着节拍,琴声、歌声汇成一首乐曲,悠扬地扩散开来。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