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观察 > 正文
深入推进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

 

新闻传播是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实现新闻信息在媒体机构与社会大众之间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涵盖信息的收集、编辑与发布,更离不开受众的反馈与互动。当前,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除了基本的新闻写作与采访技能外,还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知识储备以及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并实现跨平台的传播。

近年来,温州商学院紧扣新时代要求,在新闻传播教育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通过加大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强化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等举措,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大实践教学资源投入

新闻传播专业涵盖新闻写作、摄影、视频制作和音频处理等多个领域。学院通过完善硬件设施、优化软件系统,可强化学生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学习体验,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学院注重打造“校内+校外”双融合的实践基地,实现双向发力,进一步优化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助力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脱颖而出。

就校内的软硬件建设而言,学院的“融媒体实验室”于2022年在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温州新闻客户端的支持下建立,实验室配备了采编系统、投稿报送平台以及选题策划中心,旨在通过构建专业的新闻传播教育环境,让学生接触新闻行业的前沿技术,深入了解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显著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与新闻敏感度。同时,“互动演播实验室”作为温州地区高校首个具备“4K+5G+大数据”技术的演播教学实验室,配备了高清晰度大型背景屏、智能交互控制系统、AR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融合媒体云平台,提供主流媒体报道全流程的仿真实训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综合素质。

就校外的第二课堂建设而言,学院积极加强与温州当地主流媒体的深度合作,鼓励学生尽早参与到专业岗位的实习中。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丰富了学院的新闻传播教学内容,更为学生创造了接触真实工作环境的宝贵机会,使其在校期间便能积累实践经验。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深入了解新闻采编、节目制作和媒体运营等实际工作流程,从而实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加强实践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作为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核心实施者与决策者,其综合素养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成效。学院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强化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提升新闻传播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

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是提升新闻传播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资深记者、编辑及媒体运营专家作为优秀的实践人才,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能够为学生带来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前沿技术指导。他们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新闻采编、节目制作与媒体运营中的实际问题直观呈现,帮助学生建立对新闻行业更全面、系统的认知。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和严谨的学术训练,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此外,学院积极聘请当地主流媒体的多位业务骨干作为外聘教师,请他们讲授行业新知、分享从业经验,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行业与岗位的理解。

组织教师前往新闻媒体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是提升新闻传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院校应与新闻媒体单位密切合作,根据教学需求和专业背景,精心挑选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参与挂职,并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锻炼计划,确保锻炼内容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紧密契合。在挂职期间,教师需全程参与媒体单位的日常工作,涵盖新闻采编、节目制作、媒体运营等环节,以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挂职结束后,教师需提交详尽的工作报告,将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交流,并传授给学生。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调研新闻媒体行业的最新动态,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基础。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行业不断涌现出新的工具与平台。高校应定期开展深入调研,通过与行业专家座谈、参与媒体研讨会、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了解行业的最新趋势与实际需求,从而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保持紧密衔接。

建立模拟新闻编辑部,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通过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分别担任记者、编辑、摄像师、制作人等角色,全程参与新闻采写、摄影、编辑和发布的各个环节,这种模拟训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新闻生产的全过程,显著提升其实战能力。同时,在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时,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综合性。新闻传播涵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高校应设置模拟新闻发布会、校园媒体运营、专题追踪报道等多样化的实践项目,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全面掌握多种媒体技能。

深挖地方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有机融入“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在地化”。这种方式不仅能强化学生的新闻传播实践体验,还能培养学生在新闻传播中的创新思维与本土情怀,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自信,从而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构建多元实践教学模式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高校可将校外实践基地的“真题”引入课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具体的新闻项目展开探讨。在实践教学中落实“作业变作品”的理念,使学生的深度策划、创作、拍摄与呈现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从而为新闻作品的“在场感”找到依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掌握新闻采编的各个环节,还能显著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

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新闻比赛和实习实践活动,通过专业类学科竞赛或其他综合赛事,在竞争中锤炼新闻技能,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以参加“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为例,学生需完成从选题到拍摄制作的全过程,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选题与策划能力、调研与采访能力、创意与内容创作能力,还强化了其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应变能力。这样的实践历练,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需求。因此,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可帮助学生积累实操经验、提升职业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

叶思遐 周鹏宇 吴耀(作者单位:温州商学院)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