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海外华文媒体参访“华人老家” 寻迹关公文化传播脉络

中新网临汾9月12日电 (记者 胡健)2024“忠义天下”海外华文媒体网络传播活动11日至14日在山西进行,其间,海内外20多家媒体代表走进临汾洪洞大槐树,寻迹关公文化的传播脉络。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人口迁徙。为了巩固明朝统治的经济基础,朱元璋实行移民屯田,这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洪洞大槐树景区。武俊杰 摄

这场移民的起点设在山西省洪洞县广济寺门前的大槐树下,这里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涉及1230个姓氏。经过六百年的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洪洞大槐树也获得“华人老家”的称号。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洪洞大槐树景区根祖文化部副部长刘婷介绍,洪洞大槐树移民之前,世世代代的祖辈们深受关公文化熏陶。当时的人们会听一些与关公相关的戏曲杂剧,在关公诞辰日也会举行一些祭祀活动。长期的文化熏陶,使这里的人们逐渐形成忠义的人格基因。

海外华文媒体参访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武俊杰 摄

事实上,大槐树精神脱胎于关公精神。随着大槐树移民的发展,关公文化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获得传播。

陕西省山阳县《山阳县志》中记载:“明洪武后期及永乐年间,先后有山西移民进入山阳。明成化年间,这些‘大槐树人’在县城东街修建‘山西会馆’,主神位三国时山西解州人关羽像。以倡忠义互济,防范异乡欺凌。”

“除陕西外,在河北邢台也有洪洞大槐树的移民将关公信俗带到他们的村落。目前关公文化已遍及海内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关公信俗。”刘婷说。

洪洞大槐树景区的情景剧演出。武俊杰 摄

泰亚传媒(泰国)副总编张建林在洪洞大槐树有种“回家的感觉”。“看了大槐树景区的情景剧,感受到当时大移民的不易。作为海外华文媒体,需要进一步弘扬大槐树的文化内涵,让海内外中华儿女来此寻根问祖。”张建林说。(完)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