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马耳他青年汉学家:翻译《论语》 感悟中秋

中秋月、中国情,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在海外有很多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也和我们一起庆祝。马耳他青年汉学家乔峰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文化。两年前他首次将中国儒家经典《论语》翻译成马耳他语并出版。在他看来,中秋节体现了中国文化包容团结的特点,有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更好地相处。

周末的早上,马耳他青年汉学家乔峰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了马耳他岛上的一处中国园林。

马耳他青年汉学家 乔峰:这个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东西,是在开封市买的。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和中国古代的建筑。

乔峰从十几岁开始学习中文,先后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国里昂大学取得了中文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从2013年开始,他曾多次前往中国短期留学或开展文化交流活动。2022年11月,由他翻译的儒家经典《论语》在马耳他出版。为了在译文中保持中国文言文简练风格的同时,又能让马耳他读者能准确地理解《论语》所包含的思想,乔峰在马耳他语版本中增加了大量的注释和评论。

马耳他青年汉学家 乔峰:我们看在中国的文化中有“友谊”这个概念。所以我们的假日,中秋节的聚会,是和我们的朋友在一起。

前几天,在由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上,乔峰穿着刚从中国买回来的汉服,朗诵了唐诗《春江花月夜》。

马耳他青年汉学家 乔峰:我们今天和我们的中国朋友一起赏月、团聚,我们很开心一起庆祝中秋节。

他认为中国文化中的团结包容的基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未来。

马耳他青年汉学家 乔峰:如果我们在一起生活,我们都在一起合作,这个非常非常棒,我们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