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法治先锋 > 正文
忠诚卫士陆超群:10年接听15万条电话,派警“零失误”、接警“零投诉”

“您好,常熟110,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

“喂,您好,您在听吗?”

9月上旬,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常熟市公安局接警台上突然接到了一个特殊电话。虽然电话里没有声音,但是接警员陆超群并没有掉以轻心,经验丰富的她明白,虽然这样的无声电话很多时候是误触,但也可能是紧急突发状况。

不一会儿,电话里传来了一阵啜泣声。陆超群立即举手向值班领导示意。

“你不要哭,出什么事情啦”“你在哪里呀?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助你的吗……”柔软的话语、唠嗑的方式逐渐“破冰”,报警人渐渐打开话匣子,吐露了因家庭纠纷失意难过的经过。

期间,陆超群循序渐进、耐心疏导,一边规劝一边敏锐地观察到空荡安静的通话背景,提出查找建议。在她的提议下,民警针对性开展研判,很快锁定了具体位置,顺利在一个宾馆房间找到当事人,确认了当事人的平安。在陆超群和民警后续的耐心规劝下,当事人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并表示将回去和家人好好沟通。

这样的耐心细致认真,对于在指挥中心调度科工作了10年的陆超群来说,只不过是她接听过的15万余条电话中的一个。

“以声音传递温暖,用责任服务群众,常熟110,为民保安宁。”这是陆超群刚参加工作时,她在调度科墙上看到的一句话,当时她便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多年来,这份理念早已烙印在了她的骨子里。

想要做到“以声音传递温暖”,既要有“爱心”以心换心,还得“用心”,有扎实的技能本领,才能让报警人“听得进”。陆超群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与报警人沟通,她向科室里的老同志求教、在实战中锻炼、在总结中提升,还通过课本自学、参加心理培训等方式学习警务沟通、心理咨询等知识,梳理出不同人群的对话技巧。

十年来,她派警“零失误”、接警“零投诉”,通过“云端陪伴”守护过独自在家的萌娃,用“话疗”治愈过因感情纠纷受困的失意者,用“危机干预”知识帮助轻生者重拾活下去的信心……从一声简单的问候开始,周而复始,像“树洞”一样倾听城市的声音,竭力帮助解决各种烦恼。

“于方寸之间守护万家安宁”,除了有温度,还要拼速度。

“我们每在岗一分钟,责任弦就得绷紧60秒。接处警再快一秒,平安都会更多一分,关键时刻还能挽救生命。”陆超群说。

对于接警员来说,精准下达指令是基本功。为了助力衔接更紧密、处警快一秒,除了通过背诵记忆、实地走访成为一张“活地图”,梳理总结接警经验形成“以声定位、寻声追踪”的判明位置的方法,陆超群还针对接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研究。

她发现,部分道路横跨多个管辖片区,沿线又没有明显建筑物等,常常会碰到报警人说不清楚具体方位、新警员不知道如何引导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陆超群便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实地寻找特殊标志拍照,回来以后整理绘制成特殊小地图。作为接警时的“有力辅助”,相关地图至今在科室被广泛应用,为提高接警速度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不久前,接警台接报一起求助警情,当事人称自己肚子突然很痛无法开车,模模糊糊之中只说清自己在“苏虞张公路上”,但苏虞张公路全长58.8公里,以往根据这一信息根本无法快速判明精准位置、关联到具体管辖单位。经验丰富的陆超群接过电话,熟练地引导报警人观察道路上空的交通标志牌,通过报警人描述的“王庄 尚湖 500米”这一信息,陆超群对照自制的“苏虞张公路小地图”,不到30秒迅速关联到具体派出所和交警中队,指令警力前往救助,帮助因胆结石引发疼痛的当事人得到及时救治。

一根简单的电话线,浓浓警民情,一头连着陆超群,一头连着群众安宁,传递“别样温情”。工作以来,因表现突出,陆超群曾荣获“苏州公安好青年”、常熟市公安局“十佳辅警”称号,被常熟市局记大功1次、记功2次、嘉奖3次。(顾雪琴)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