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得知话剧《邮差》即将亮相紫金文化艺术节,泰兴市歌剧团团长何志坚坦言自己像是在做梦,对他而言,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带领这个县级剧团走出家乡,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紫金文化艺术节无疑给了他一次圆梦的机会。这一次,泰兴歌剧团创排的话剧《邮差》,用艺术的方式还原了泰兴全国人大代表何健忠的故事。这是一个普通邮递员的故事,没有高调的口号,也并未陷入人物塑造“高、大、全”的模式化窠臼,而是用平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位真实可感的先进人物形象。演出前夕,记者对话了话剧《邮差》的主创。
剧情简介:
《邮差》是中国首部以人大代表为原型的话剧,该剧以泰兴全国人大代表何健忠为创作原型,讲述他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人生,包括他与妻子、女儿之间不同时期的亲情考量,与昔日战友在情与法之间的较量,与同事相隔千山万水的相互鼓励,在理解与误会中树立起一名人大代表的形象。

紫金文艺评论:泰兴市歌剧团之前鲜有新作创排,能否分享一下这部话剧《邮差》的创作背景和幕后故事?
何志坚(泰兴市歌剧团团长):话剧《邮差》取材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泰兴市分公司城区分局党支部书记、江平路支局支局长,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何健忠的真实经历,还原了一名人大代表的精神世界。
过去我们团里排话剧的投入不多,大多数作品属于小打小闹。但我想,作为一个专业院团,不光要活着,还得发光、发声,以优质的作品去触动人心。因此,我带着剧本找到了泰兴市文旅局局长姚鸣,局长亲自出马,四处奔波,为我们的剧目筹集资金。后来,我们又邀请到了省话剧院党支部书记、著名编剧解涛先生,他亲自来到泰兴采风,深入了解我们剧团的实际情况。在离开泰兴时,解涛先生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说:这样的团队真的不容易,我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帮助你们。

紫金文艺评论:是什么启发了您创作《邮差》这样一个故事?话剧的创作灵感源自何处?
解涛(编剧):《邮差》讲述的是一位普通人民公仆的故事。在创作过程中,我始终紧紧把握住“质朴、平凡”两个关键词,30多年来,泰兴市人大代表何健忠为群众服务超过5万人次,被誉为老百姓身边的活雷锋。剧中我引用了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以杨根思连战士与何忠时空对话的形式,串联“过去”与“当下”。“三个不相信”精神是他参军时的精神引领和心中的榜样,也是他面对困难、抉择和压力时,心中力量的源泉。这部话剧为什么要取名邮差?因为他是一位把脚印刻在基层,时刻准备为人民传递、送达和表达的人民公仆。

紫金文艺评论:在创作《邮差》这部话剧时,您是如何将真人真事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塑造一个立体、真实的人大代表形象?
王政(导演):艺术创作应该贴近当代观众的情感,动人是这部剧的鲜明底色,以情抓人,以情动人。最初在接触人物原型何健忠的时候,他的谦逊和军人的气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创作的时候,我们撷取几个片段,通过讲述何忠与妻子、女儿之间不同时期的亲情考量、与昔日战友在情与法之间的较量、与同事相隔千山万水的鼓励,把主人公性格的丰富性呈现给观众,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的人大代表形象。我们希望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以质朴感人的细节真实展现人心人性,展现一位人大代表作为“人”的情感,让何忠的内心波澜与当代观众的感受体验同频共振、深度共情。


紫金文艺评论:塑造何忠这个人物时,经历了怎样的创作过程,如何让这个角色更具有感染力?
杨军(主演):主人公何忠身上所体现的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他工作几十年没有休息过,为老百姓做了五万多件好事。同时,何忠也是一个爸爸、丈夫、儿子,他人生中的这三个角色却做得并不称职。要把这样一位人物演活,并不容易,必须从原型身上去捕捉细节,揣摩、塑造角色。因此,我们通过采访何健忠的家人、同事,收集创作素材,了解得越多,就会被越被打动。排练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剧组上下都全情投入,我尽力向人物心灵深处开掘,捕捉并表现那些微妙的情感波动,展现一位有血有肉的感人形象。有时候,导演会在凌晨五点将需要调整的剧本部分发到剧组群里,而到了上午,眼里布满血丝的导演又和演员们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排练厅,大家都共同为这部作品的完美呈现而努力。


紫金文艺评论:您在剧中饰演了何忠的妻子,您是如何把握和塑造这一角色?
梁曦(主演):为了深刻地刻画角色,我必须潜入她的内心,细腻地描绘出她对丈夫何忠深沉的爱与坚定的支持,以及她为了家庭所做的牺牲和奉献。而她个人从放弃个人事业到成为志愿者的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她的人生,最终也让她找到了那份价值感,从而真正理解了丈夫的付出和选择。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的真挚情感,体会到何忠对于责任和承诺的坚守,以及牺牲小我、无私奉献的使命担当。希望我也能成为角色与观众情感共鸣的桥梁,让观众通过剧中人的故事,重新审视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那些闪着光的不平凡瞬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