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生活与法 > 正文
反诈直通车177︱不着急就选“慢充”?你买的“打折话费”,很可能是洗钱!

“话费充值九折”“72小时内到账”……看到这样的广告,你会心动吗?小心廉价话费背后暗藏的洗钱套路!如今,无意识“参与洗钱”的情况频繁出现,已有大量市民仅仅为了节省几元话费而被迫“封号”,给生活造成大量不便。9月19日,江苏省公安厅反电信网络诈骗总队发出提醒:切莫贪小便宜吃大亏,最后沦为洗钱“工具人”。

真实案例

前不久,李女士正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出售商品,正好刷到了优惠话费充值活动,活动上写着“180元可以充值200元面值的话费,三天内到账,六天不到账可退款”。李女士曾经在其他平台充值过低价话费,因此并未多想,也没有观察卖家资质,直接购买并提交了手机账号信息。

三天后,该商家联系李女士,称话费充值到账,请李女士点击“确认收货”。李女士看了下自己的账户,话费确实已经到账。正当她点击收货时,系统却弹出了安全提示。

虽然得到了提示,但李女士仍然没有意识到对方可能存在问题,反而截图示意对方如何进行下一步。

正在此时,该二手平台商家因被其他人多次举报,被平台进行了封禁处置,平台对李女士发送了诈骗安全提醒弹窗。而李女士因钱款到账,并未再次登录平台,也没有注意到平台多次弹窗提醒。直至两天后,系统自动确认收货。

再过了一个星期,李女士接到了运营商短信通知:因手机账号涉及诈骗案件,被做出了“封号”处置,暂停通信功能。

李女士十分疑惑,“我从未做出违法诈骗行为,怎么就涉诈了呢?”事实上,诈骗分子通过话费慢充值的过程,已经完成了诈骗赃款的“洗白”。

套路解析

步骤一:广告吸引受害人

诈骗分子会通过二手交易平台、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发布低价“话费充值”“油卡充值”“电费充值”等各类优惠充值服务。

由于近期运营商优惠话费力度较小,80%上下的折扣力度,甚至仅仅节省5元的极低折扣,既不会引起受害人警惕,也能够吸引想要“省小钱”的潜在客户购买低价充值服务。

步骤二:通过诈骗充值赃钱

在受害人A购买充值商品后,诈骗分子通常会承诺“一周内到账”,这一段缓冲时间就是被运用于境外诈骗犯罪。
境外诈骗分子收到干净资金后,通过赌博、杀猪盘、刷单等多种诈骗手段,对其他对象实施诈骗,使诈骗受害人B通过扫码支付、话费直充等方式,向受害人A的手机账户进行充值。简单说就是诈骗分子通过话费慢充值的过程,完成了诈骗赃款的“洗白”。

步骤三:手机账号因涉案被封禁

诈骗受害人B发现自己被骗,故而选择报案处置,并提交了转账的手机号码。在如今高强度反诈防控体系下,警方立案追踪后,对受害人A的涉案手机号进行封禁处置。

警方提醒:

1.选择正规渠道充值缴费

请选择正规渠道进行话费、水费、油费的充值,虽然优惠较小但安全有保障,切莫因贪小便宜吃大亏。

2.保护个人隐私和两卡信息

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卡是当下诈骗犯罪的关键要素,切不可随意出售、出借、出租个人“两卡”和身份信息,警惕填写个人信息的“钓鱼网站”。

3.警惕低价陷阱,提高法律意识

当下各类型诈骗多是深谙人们“贪小便宜”和“发大财”的想法,无论是低价充值话费,还是刷单等经典诈骗模式,只要提高防范意识,保持清醒头脑,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就不会落入诈骗陷阱。

此外,如今有许多人通过“跑分”等方式参与洗钱犯罪,为了一点返利报酬,最终因“帮信罪”获刑,互联网时代中,新型犯罪如影随形,提高法律意识,才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启南、应巧玲)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