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人民来论:发现最美铁路,从八达岭长城站看中国铁路时代变迁

9月20日,跟随“发现最美铁路·探寻共和国印记”发现团的足迹将前往八达岭长城站。

如今的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恰似新与旧的低语,古与今的交融,吸引发现团探寻中国铁路的伟大征程,聆听那跨越时空的奋进之歌。

传承守脉,敬畏历史文化。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具体的实际建设,八达岭长城站全方位展现了铁路建设者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与敬重之情。为切实保障长城及山体的安然无恙,施工过程中摒弃了盾构机和传统爆破技术,转而采用精准电子雷管减震技术。通过现代科技确保了古老文明的传承有序,生动诠释了中国铁路建设者的智慧与情怀以及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引领,开创绿色未来。技术创新是中国铁路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在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的建设中,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始终。地下站房采用了寿命长达300年的耐久性混凝土,显著增强了防水和环保性能。同时,隧道开创性地采用了环形救援廊道设计,为旅客的安全提供了更为坚实可靠的保障。这一系列创新之举,不但展现了中国铁路高超精湛的技术水平,更体现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执着坚守与不懈追求。

克难攻坚,书写铁路华章。新时代,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的建设面临巨大挑战,车站结构复杂,施工难度极大。但建设者毫不畏惧,秉持初心,攻克众多技术难关,让这座车站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璀璨杰作。新旧京张铁路对比鲜明,老京张打破垄断,振奋民族精神;新京张高铁则是国际名片,展示领先技术和强大实力。从依赖人力到高度智能化,从时速几十到350公里,中国铁路实现质的跨越。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宛如中国铁路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展现着当下的璀璨辉煌,更孕育着未来的无限希望。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