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江苏南京:国际和平日,中外青年唱响“和平之歌”

今年9月21日是第24个国际和平日。上午9点,悠扬的歌声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广场飘散,在宁高校留学生及外籍青年学生代表、中国青年代表、紫金草童声合唱团成员等百余人聚集在和平女神像下放声歌唱,用音乐传递爱与和平。

“渴望蚕豆做早餐,蚕豆做午餐,蚕豆做晚餐……”紫金草童声合唱团以一曲《蚕豆歌》开启了此次主题教育活动的序幕。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食物紧缺,国际友人设法将募集到的蚕豆从上海运到南京,分发给难民。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的詹姆斯·麦卡伦触景生情,作词谱曲写下了《南京难民合唱曲》,这首歌被南京难民亲切地称为《蚕豆歌》。

如果说《蚕豆歌》是对平安与黎明的渴盼,那《紫金草向阳生长》则充满着坚韧不屈,表达了新时代少年的拳拳之心。“不屈的紫金草啊,凄风苦雨中生长,向着天空昂着头颅,对着太阳,顽强歌唱……”对于这首歌曲,紫金草童声合唱团成员徐铭浠有着深刻理解,“坚强的紫金草,代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敌奋起抵抗的品格,幸福的紫金草,代表今天的美好盛世。”徐铭浠说,作为新时代青年,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更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

当天,来自巴基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的在宁高校留学生还共同演绎了歌曲《Mercy(感同身受)》,他们希望通过歌声,让世界各地的青年一代都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感同身受”。随后,大家来到和平公园播撒象征和平的紫金草种子,并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尾厅向前来参观的观众发放和平主题明信片。

“和平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悲惨历史不能再重演。”来自巴基斯坦的永强是东南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博士生,加入紫金草国际志愿者队伍已经3年了,“平时我会经常带留学生来纪念馆参观,将南京大屠杀的悲痛历史讲给他们听。每次参加纪念馆活动,也都会在微博、脸书(Facebook)、照片墙(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介绍南京大屠杀历史,分享在馆里的所见所闻,希望通过这些,把对和平的祈愿传递给更多的人。”

目前纪念馆已汇聚了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用自己的特长和语言,通过志愿讲解、翻译史料、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向世界讲述南京历史,传播和平之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实习生 孙英越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