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由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指导,江苏省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承办的第四期江苏高层次智库专家研修班在北京开班。70余位来自江苏省新型智库理事会成员单位、江苏省新型智库、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的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就“加快培养高层次智库人才,推动江苏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展开交流学习、座谈研讨、调研走访。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南京财经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江苏省生产力学会会长乔均,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刘万志出席开班仪式。
刘西忠在开班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十周年,也是江苏新型智库建设的质量提升年。一直以来,省社科联特别注重智库发展平台的搭建和智库专家的能力培养,通过组织系列的智库沙龙和培训为江苏新型智库发展赋能。今年,在省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指导下,省社科联将以“2+6”的形式,紧扣“新型智库建设”这一主题,接连举办两场高层次的智库专家能力提升培训班活动和六场智库沙龙活动,不断拓宽培训覆盖面,丰富培训形式,加大培训力度,为探索具有江苏特点且能够走在全国前列的省域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之路汇聚更多智慧与力量。为此,他建议各位学员在本次研修学习期间,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江苏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二要强化使命担当,推进江苏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三要注重能力提升,全面建强高水平智库“苏军”。
杨瑞龙应邀作研修班的首场授课。他以《直面现实的问题导向研究方法——智库研究的一点体会》为题,提出“智库研究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必须直面现实”的建议,认为智库研究要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应用性”和“把智库研究简单定义为对策研究”两种倾向,应坚持直面现实与问题导向的研究态度和方法,要对基于实践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提炼和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刘万志宣读研修班学习与组织纪律。乔均作为学员代表作表态发言。
本次研修班活动为期5天,含主题授课、参观学习、分组研讨等多种形式。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之一,江苏省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于2015年经江苏省委宣传部批准,由省社科联负责建设,担负开展智库研究、智库成果交流、智库人才培养、智库成果转化、指导市县社科联智库建设等重要职能。多年来,中心打造各类平台,积极推进智库建设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提升转变,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成为江苏新型智库发展“一体两翼”格局中的重要一翼。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