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地评线】听·见丨礼赞丰收,期待好“丰”景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苏文

丰收,是啃一口秋瓜、尝一条鲜鱼、品一碗大米饭的快乐感觉,体现了广大农民对土地巨大热爱的朴实情感。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不约而至,这一天,全国上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农民这个群体。

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已走过7个年头,今年尤为不易。先后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实现夏粮增产、早稻稳产,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就拿江苏来说,作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达的省份,江苏也是产粮大省。据权威数据,今年江苏夏粮再获丰收,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夏粮总产创历史新高。

在这流金溢彩的秋分之日,庆祝丰收是多么恰逢其时。丰收节,农民永远是主角。怎么过节,怎么将节日办得更有创意?放眼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接连上演。在山东威海,峄城石榴、乳山牡蛎、聊城新三宝等极具地域特色的花车团队纷纷亮相,来自全省十六市的新农人带着各地农业特产欢聚一堂;在镇江丹徒区世业镇,以新农人为元素创排的音诗画《土地情深》等节目既反映出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又展现出乡村振兴中“新农人”的奋斗风采。“挑担接力赛”“田间大力士”等趣味互动项目更具贴近性,让丰收的喜悦充满欢声笑语。

丰收,不仅意味着共享成果,更是劳动价值的提升。说一千道一万,让农民朋友实实在在获得增量始终是关键。进而言之,更应该抓好节庆这个契机,富民增收,活跃市场促进消费。可以看到,9月初,农业农村部举办的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土特产”推介活动更侧重农产品消费,线上线下持续开展产销对接,进一步挖掘释放优质“土特产”和品牌农产品消费潜力,促进农民增收、共同富裕。为农民打开销路、为市民丰富餐桌,丰收节为供需双方创造出更多价值,这是对辛勤耕耘最好的致敬,也为经济社会行稳致远夯实了基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小农社会走来的农业大国,没有忽视亿万农民的巨大价值和贡献,不仅要让他们丰收增收,更致力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通过举办农民丰收故事会、村歌大赛、乡村电影周、创意设计大赛、摄影优秀作品展等活动,新时代高素质农民的风采跃然纸上,这种扎根于土地的火热精气神,同样赋予丰收节精神象征,使之成为鲜明的文化符号,激发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持续关注与支持。

有人说,丰收节是秋天里最美的节日。作为集大成展示中国农业发展、农民风采的重要平台,办好农民丰收节也是全社会的愿望。期待这个节日带来越来越好的“丰”景。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