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江苏金湖:小小芡实果 致富“金豆豆”

又是一年丰收时,连日来,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思雨家庭农场种植的500亩芡实正在开采,种植户们组织人力采收、加工、销售,处处呈现出一派紧张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金湖县前锋镇郑圩村的一块水面里,大如圆盘的芡实叶片铺满水面,十多名采摘工人穿着专业套服,踏着晨雾,穿梭在水中,手持竹签刀划开芡实叶,熟练地割下芡实果,整个过程干脆利落、一气呵成。

前锋镇思雨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林程鹏告诉记者,芡实采摘的周期一般持续到10月中旬左右,目前正是芡实丰收上市的好时节,他们每天安排18、19名工人在田里进行采摘,还有20个人在加工厂进行加工。

芡实从水中捞起到包装出售,需要经过采收、打苞头、筛选、烘干等八九道工序,经过工人师傅们一顿操作,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白白的、圆圆的“鸡头米”。据种植大户程鹏介绍,他们今年承包了500亩的水面种植芡实,每亩地能收获600斤的苞头,虽然由于前期的高温天气,产量比往年略低,但是今年收购的价格还算“美丽”,500亩“鸡头”塘,大概年产值在200万左右。

“我除了自己种植的500亩水面以外,又额外收购了大概10万斤‘鸡头米子’,这些‘鸡头米子’大多发往苏州、福建、广东这些地方。”前锋镇思雨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程鹏说。

近年来,金湖县充分发挥水乡地貌的独特优势,鼓励农民种植水生滋补植物芡实,围绕育种、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环节,统筹建设金湖芡实品牌,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溯源管理,有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金湖芡实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提高品牌竞争力、影响力,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产业优势,让小小芡实成了农民的“致富果”。(唐伟 冯洋洋 李金干)(金湖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