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City Ride”火了,从骑行看城市发展新脉动

从北京长安街到上海黄浦江,从杭州西湖到厦门鼓浪屿,近日,骑行成为各大城市最受欢迎的新风景。深入城市肌理,丈量城市尺度,“City Ride”热潮背后,映射出人们对于城市探索的不懈追求。

骑行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在过去40年间,从“永久”“凤凰”一车难求,到国人结婚必备“二八大杠”,再到成为人人生活出行刚需,车轮旋转,勾连起的是父辈眼中的“流动中国”,更是一座城市的发展与流动变迁。直到进入21世纪,机动车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半径,城市留给骑行的空间也随之收紧。

如今,“City Ride”的回归,却不再是出于简单的通勤需求,它更兼具了精神慰藉、旅途探索、时尚运动多种属性,串联起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场景:“慢”下来,去感受城市发展脉动,寻觅隐藏的美。

从“City Ride”中,我们可窥见城市更新的新鲜趋势。骑行,具有更强的可到达性和更独特的观光感受,让人能够深度感受一座城市的内里,这也成为众多城市进行景观升级、道路美化的重要契机。在江苏南京,20余公里江心洲环岛骑行路线、45公里雨花体育旅游骑行线路等既能观赏南京眼、南京市科技馆等城市标志建筑,也能享受水天一色的长江自然生态风光;在陕西西安,永宁门、安定门、长乐门等城墙特色线路,让西安城历史全貌在骑行中尽收眼底。可以说,每一座城市都在打造属于自己的经典骑行路线,这不仅能够把城市散落的文化场景串联起来,更让“观光经济”同步升温,使骑行消费成为城市消费的潜力赛道,稳稳“拿捏”经济效益。

“City Ride”风头正劲,但“骑行热”能否“热”的长远,需要思考的还有更多。如何让骑行者在宽阔的汽车车道外,找到一条自在追风的路?一定程度上而言,“骑行友好”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无锡南湖大道、深圳前海大道、广州G105国道白云段等城市道路的更新设计中,人车分流、慢行系统、休憩设施都被纳入其中,赋予道路更多功能,让“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链接城市与骑行的新风尚。从本质来说,给骑行留更多空间,也意味着将给城市高质量发展留有更多空间。

肉眼可见,这几年“City Ride”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当然,骑行再好,秩序依旧是一切的前提。除城市规划、交通治理外,更需每一个骑行者共同努力,在让“City Ride”成为常态化景观的同时,也让城市曾经一闪而过的角落,拥有更多发光的机遇。(文字:晓雨 漫画:梅旭)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