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创新赛制、项目提质增效 第五届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圆满收官

“中国智造高速磷化铟光芯片及外延片国产化替代项目”、“高能X射线源产业化项目”……面对一个个项目PK,选手们摩拳擦掌、尽展风采。9月25日,由中共宜兴市委、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总决赛圆满落下帷幕。32个总决赛项目经过两天激烈而精彩的角逐,最终评选出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3个、优秀奖6个。自今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这场吸引全球目光的“最强大脑”比拼,不仅为各地青年才俊搭建创新创业广阔舞台,彰显宜兴对人才引育的高度重视和开放姿态,还进一步紧密围绕宜兴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推动更多科创资源、科技成果集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5个项目合作落地

10个科技创新项目代表入驻产业载体

第五届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自今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主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征集项目500多个,现场路演项目219个,经过8场选拔赛,1场总决赛的激烈角逐,中国智造高速磷化铟光芯片及外延片国产化替代项目荣获金奖,高能X射线源产业化项目、万乘蛋白组学项目,有源离心式微流控项目、高端制造领域的主动质量检测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巨微生物-新一代透明质酸生物合成及产业化项目分别荣获银奖和铜奖。

以赛为媒,“引凤”来栖。一个个参赛新创意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一条条产业“新赛道”开辟未来新前景。在现场,本届挑战赛招引落地并入驻产业载体的10个科技创新项目代表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作为此次大赛项目落地代表,来自南京大学光学工程系副主任,担任有源离心式微流控项目负责人的王光辉教授表示,基于和无锡莱思的深度合作,新公司计划三年内总投资2000万元,建成微流控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在此之前,自己和团队的产业化项目——无锡微科芯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宜兴药谷落地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扎根宜兴的江苏宜瑞清联汽车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秦兆博同样非常关注大赛。他介绍,借助第四届太湖湾科创挑战赛平台与宜兴达成落地意向。公司开办一年来,宜兴市各级领导给予非常多的帮助与支持,多次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积极履行共建协议中的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注入活水。现如今,公司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摆风系统执行器采用全国产化芯片,即将在今年10月正式量产。同时,积极布局未来技术在车载鼓风机无刷电机执行器和高速域控制等领域深耕研究,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

与王光辉和秦兆博一样,因“赛”与宜结缘的创新创业人才还有很多,而他们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抉择——将一个个优质项目落地宜兴。截止目前,本次大赛已经引导25个项目合作落地,项目落地率创历史新高。此外,大赛还为人才项目引进多项基金资助,携手初创项目共克初期资金不足的制约瓶颈。

紧扣“3+3+N”现代产业集群建设

深入全国科创腹地创新采用“5+3+1”模式

在南京,城市赛以“抢滩合成生物未来产业新赛道”为主题;在合肥,城市赛以“携手‘最牛风投城市’,凝聚‘科创阳羡’发展动能”为主题;在武汉,城市赛以“创新资源和创业生态的深度融合”为主题……历时200天,大赛以不同主题深入全国科创腹地,走过南京、合肥、武汉、重庆、上海5座特色中心城市。

当前的宜兴创新转型动力澎湃,全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产业转型势头迅猛。电线电缆、节能环保、陶瓷耐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引领全国,新能源、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聚链成群,低空经济、氢能和储能、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现代产业集群加速构建。

为进一步聚焦“3+3+N”现代产业集群未来产业方向,重点深化合成生物、氢能和储能、低空经济三大未来产业主赛道,拓展第三代半导体等X个未来产业新方向,大赛从宜兴发展实际出发,按照“统分结合,协力办赛”的原则,采用“5+3+1”的模式,即5场城市赛,3场涵盖海归(外)人才、高校以及综合性专项赛,1场总决赛,多维度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助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

500多组人才中博士占比超45%

全球青年科技人才共谋发展的平台逐步成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推动产学研深度协作,助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这场科创盛会也广聚英才。据大赛主办方介绍,第五届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吸引共计500多组人才,博士占比超45%,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人才项目占比超40%。

这意味着,大赛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愈加强劲,宜兴正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集聚新高地。宜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钱怡在致辞中提到,精英科创挑战赛举办五年以来,宜兴聚焦新兴产业累计吸引超过6000个项目参赛。其中,博士人才项目占比超40%,人才团队毕业院校覆盖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牛津、剑桥、清华、北大等一众海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全球青年科技人才展示才华、交流思想、共谋发展的平台初具规模、逐步成势。

“宜兴始终坚持建设更高水平人才强市,推出‘陶都英才’新政30条、科技创新22条、海外引才10条,‘一站式’‘全流程’解决人才关注的‘关键事’,‘青凤来宜·才荟兴宜’品牌不断打响。我坚信,今天的宜兴,定会让广大青年才俊赢得满堂喝彩、拥有美好未来;未来的你们,也定会在科创领域绽放光芒,为宜兴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广大青年英才加盟宜兴、扎根宜兴、奉献宜兴,携手共创美好未来!”钱怡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爽

通讯员 吴仁杰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