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为企业“解渴”,常州探索污水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为提升全市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配合节水型城市建设,日前,由常州市排水管理处负责实施的江边五期及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配套厂外回用水管道工程东南片区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常州再生水回用系统进入新阶段。

厂外回用水工程通过建设回用水管道,将江边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供应给相应片区企业生产使用,工程整体建成后,江边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优质再生水利用规模不少于500万吨/年,促进再生水成为城市“第二水源”,常州也将成为全省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最大规模城市。

“经处理后的优质再生水能解决企业用水需求,满足企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发展,为企业带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许光明表示,该工程不仅有利于长江大保护,也有效避免工业企业温排水对长江水体环境的影响,大幅降低长江地表水耗用量,达到节能减排、环保双赢效果。此外,秉承节约水资源的理念,该工程还将有效缓解片区用水高峰期居民与企业用水矛盾,综合提升用水效率,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

位于新北区的常州明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是典型的“用水大户”。在染色车间里,为了保持纱线的色牢度,降温清洗的流水几乎一刻不停。过去,平均印染1吨纱需要120吨自来水,企业全年用水量超过了60万吨。去年,企业用上了常州市排水管理处提供的污水厂再生水,替代了70%以上的自来水。常州明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亮说:“起初使用再生水,最担心的就是染白色和浅色。公司80%都是外贸产品,一旦水有问题,产品质量就过不了关。通过上百次的试验后,一年半时间内没有发生一次因为水导致的质量事件。”今年5月,明泰纺织还被评为节水先进单位,预计到今年底,企业再生水使用占比将达到85%,全年可节约水费近50万元。

长期以来,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围绕江边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因地制宜地建成了以景观生态补水、能源回收利用、工业生产回用、生态安全缓冲区为代表的一系列再生水回用工程,初步实现了“一厂多区、一水多用”的再生水回用目标,全市主城区再生水回用能力达12万吨/天。江边五期厂外回用水管道工程的实施将助推全市再生水利用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污水厂再生水回用率,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共赢,打造行业领先的典型案例。

从2010年常州市排水管理处戚墅堰污水处理厂尾水供应中天钢铁循环冷却使用,到2023年供给惠家塘高品质再生水项目,常州排水不断拓宽再生水回用新渠道,结合江边污水处理厂周边特有的工业布局,为更多工业企业“解渴”。当前,常州市排水管理处聚焦污水资源化利用新举措,围绕工业冷却用水、河道生态补水、水源热泵用水等再生水利用方向,积极探索“污水—生态水—资源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