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突出县域地区自有特色,9月期间组织辖内7家支行,深入县域的革命老区、敬老院、集市等场所,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县域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县域居民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为构建和谐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深入革命老区与乡村,强化金融素养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南京分行深入革命老区和乡村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金融知识普及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分行旨在提升县域群众的金融素养,增强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助力乡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9月19日,镇江句容支行走进革命老区茅山新四军纪念碑广场,将金融知识与革命老区实际相结合,围绕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等主题,开展了PPT讲解、有奖问答、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新乡贤讲述“爷爷偷偷埋葬烈士,世代为烈士扫墓成家规”故事等一系列丰富多彩、贴近民生的金融知识宣传和革命事迹宣讲活动,有效提升了县域群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通过巧妙地将红色教育与金融知识普及相结合,显著增强了金融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县域群众在纪念革命先烈的同时提高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认知水平,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对于构建和谐金融环境、促进社会长治久安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除了在革命老区开展活动外,南京分行在乡村地区也进行了广泛的金融知识普及工作。9月9日,泰州靖江支行走进生祠镇大进村,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的形式向村民进行讲解,重点对宣扬“保本高收益”的非法金融活动进行提示,充分揭示相关诈骗手法和主要特点,提高村民反诈防骗意识,帮助村民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金融安全问题。9月18日,泰州姜堰支行走进娄庄镇先进村,依托村委会宣传平台,向村民们发放了涵盖基础金融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金融诈骗等内容的金融知识宣传手册。活动中,工作人员结合手册内容,详细讲解了识别假币的方法、防范电信诈骗的技巧以及避免非法集资风险的相关知识,有效提升了村民们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关注县域老年群体,提升防诈技能
为切实保护县域老年群体的金融安全,南京分行特别关注老年人的需求,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9月14日,泰州分行前往泰兴市宣堡镇敬老院,不仅为老人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还结合日常生活场景绘制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的文化墙。活动中,工作人员根据年长者需求和手机使用习惯,详细讲解了针对老年人的各类典型案例和新型骗术,特别强调了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常见误区,有效提高了老人们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爷爷啊,手机上不是儿子女儿和家里熟悉人打电话发信息不能随便相信啊,电话里凡是提到钱的事也一定要谨慎,守好自己的养老钱啊。”担心老人听不明白普通话,泰兴支行志愿者操着一口家乡话提醒老人。

9月20日,南通如皋支行走进老南村慈爱护理院,通过发放折页、宣讲等形式普及金融消费者权益。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向老年人展示了近期发生的针对老年人的金融骗局,积极引导老年人正确识别金融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和防骗技巧。老人们纷纷表示讲解的方式通俗易懂、讲解的案例日常实用。

利用社区资源,增强金融安全意识
为更有效地普及金融安全知识,南京分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将宣传活动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确保金融知识能够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南通如东支行走进岔河镇金桥村村委,工作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村民生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金融诈骗的常见手法及其防范措施,有效增强了村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除了在村委开展活动外,南京分行还积极探索利用当地集市等公共场合进行宣传。盐城建湖支行深入县域西部村,巧妙利用当地集市的热闹氛围,向村民重点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金融诈骗手段,并详细指导村民们如何识别并防范这些陷阱,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以“服务至上”为切入口,持续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继续优化金融教育宣传方式,拓展服务范围,切实打通金融教育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让金融知识真正惠及广大民众,为推动县域金融消费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