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来延边,穿非遗、吃非遗、跳非遗!

“穿着非遗、吃着非遗、跳着非遗”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在延边工人文化艺术中心,大型原创歌舞诗《五彩阿里郎》作为延边歌舞团推出的全新驻场演出剧目,每周都会在这里上演。演出融合了伽倻琴、阿里郎、长鼓等多个非遗项目的表演,向观众呈现流光溢彩、独具魅力的歌舞盛宴。

除了搭建展示和传承非遗的演出平台,近年来,延边为了让非遗在活态中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不仅培育了特色文化乡镇,还建设了多个非遗街区、非遗工坊等,让非遗项目从幕后走到台前。

今年国庆假期将至,延吉市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就以“沉浸式”的体验让各地游客能够亲身感受非遗魅力。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运营总监 朱保坤:咱们园区还有40栋朝鲜族风格的建筑,包括歇山石的屋顶,还有草屋顶,里边有9栋是从龙井市周边移到园区的,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看起来非常古朴。

在中国朝鲜族米糕非遗体验馆,朝鲜族米糕制作技艺传承人将经过浸泡、蒸熟和捶打后的大米做成米团,包上红豆、核桃等馅料,精心捏制成各种形状。米糕既是朝鲜族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之一,又是传统节日和喜庆之日不可或缺的特色食品。

朝鲜族米糕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李香丹:黄颜色是南瓜粉,绿色是大麦苗粉,这花米糕是我在国际料理大赛获得了三次金牌的产品。

朝鲜族米糕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林成男:节日或者是重要的日子,打打糕环节,跟游客们讲解米糕的历史,让游客更多去了解朝鲜族的美食。

非遗技艺与旅游融合发展,使得当地的非遗项目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截至目前,延边已建立12个非遗传承体验基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 张玉珍:我们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有7个,省级的传承人有94个,州级的传承人有10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传下去,要继承好还要保护好,我们建立了很多的示范基地和非遗传习所,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传承发展。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