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智库报告:美“航行自由计划”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张东方)9月27日,“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智库平台在北京发布《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报告认为,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计划”完全是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机制外另起炉灶,试图以自己的国内法和实践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与航行自由无关。

9月27日,《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新网张东方 摄

美国卡特政府于1979年7月正式出台了“航行自由计划”,旨在是以实际行动挑战其他国家所谓“过度海洋主张”。该计划主要有军事行动宣示、外交抗议和对外咨询磋商三类形式。“航行自由行动”即是军事行动宣示,美国海军和空军通过兵力行动挑战美国所认定的他国“过度海洋主张”。

报告指出,美国“航行自由行动”的执行不是以国际法为基础,而是以权利主张是否影响美国想要的航行自由为标准。尽管世界多数国家都支持航行自由,但是除了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美国盟友都没有这样“航行自由计划”的概念与实践。美国的行为也决定了当美国航行权利与沿海国权利发生冲突时,会要求其他国家为美国的利益妥协和让步。

研究表明,2015年至2022年,39次在南海岛礁附近的“航行自由行动”中,至少22次与美国涉华、涉海政策动向有关,主要涉及南沙岛礁建设、南海仲裁案、“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议题。因此,报告认为,美军在南海的这些行动与其所标榜的维护航行自由和地区稳定毫不相关,而是其推行炮舰政策和政治施压的工具。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胡波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和全世界都支持航行自由,但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从严格意义上讲,是非法的航行自由。

该智库研究员马克·霍斯金教授(Mark Hoskin)当日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美国派罗纳德·里根号航母进入南海,将“航行自由行动”政治化,这是非法的。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