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从“1”到“16万公里” “轨道上的中国”成色更足

一部中国铁路史,就是一部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史。七十五载风雨兼程,新中国铁路以惊人的速度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和先进的铁路网,路网规模和质量实现重大跃升。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1949年2.1万公里、1978年5.2万公里;到2003年7.3万公里、2012年9.8万公里,再到2024年16万公里……一个个数据勾勒出一条不断上升的曲线,印证着中国铁路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这不仅反映着中国经济实力,更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速度与温度。现如今,轨道交通在神州大地上星罗棋布,成为展现新时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

铁路网铺满全国,勾勒出制度密码。纵横交错的铁路网如钢铁巨龙般蜿蜒于华夏大地,跨越江河湖海,串联起了东西南北。从高寒的青藏高原到湿热的东南沿海,从广袤的东北平原到崎岖的西南山区,铁路的触角几乎遍及每一个角落。目前,铁路覆盖了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了全国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路网密度和人均铁路拥有量大幅提升。回首75载栉风沐雨,中国铁路步履坚实。我国旅客铁路发送量从1949年的1.02亿人次增长至2023年的38.55亿人次;铁路货物发送量从1949年的5589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9.1亿吨;货运周转量从1949年的184亿吨公里增长至36438亿吨公里……正是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铁路才得以用较短时间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列车加“数”前行,离不开铁路科技。回望75载劈波斩浪,一代代铁路人凭借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铁路的平均运营时速在40公里左右,今天复兴号以350公里时速疾驰,高速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让“中国速度”成为明信片,更让我国成为全球高铁技术的引领者。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应用,我国成功攻克了CR450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破解了极端气候、复杂地质等一系列难题,相继研制了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等。此外,中国铁路还积极探索新能源列车的应用,打造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这些创新与突破,不仅彰显了我国高铁技术的雄厚实力,也为世界铁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样本”。

七十五载波澜壮阔,新时代中激流猛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满载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荣使命的中国铁路这条开往新时代的“钢铁巨龙”将继续领跑世界,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迈进。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