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从新街口、百家湖等商圈的人山人海,到乡村民宿的家家客满,从文博场馆“越夜越精彩”,到网红餐厅火爆出圈……南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旅和促消费活动,大力激发假日经济活力。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300.3万人次、同比上升10.1%,多个景区单日客流创历史新高;国庆假期全市重点监测的130余家商贸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18.31亿元,同比增长8.12%。
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年以来,无论是春节、“五一”还是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包括南京在内,各地都呈现出蓬勃踊跃的消费场景。“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落地细化、首店首秀等消费场景持续“上新”,进一步拓展了消费潜能。人们切身可感的消费热情,汇聚成宏观层面的强劲数据,折射出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
假日消费持续火热,既得益于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也得益于消费供给的丰富与创新。我国有14亿多人口,具有强大的购买能力,居民也渴望提高生活品质。新的需求和新的模式不断推动消费业态提质升级,“沉浸式”体验、“元宇宙+”“非遗+”等新业态蓬勃兴起,还有更多绿色健康、运动健身等游玩新方向和细分市场产品得以发展,文旅消费场景和产品持续迭代创新、增加供给,集中展示于假日这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了个性多样的消费新风尚,也看到了消费市场的新动能。
消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应当看到,我国消费基本面长期向好,消费增长空间广阔。与此同时,当前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仍有提升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加大相关补贴政策的落实力度,不断创新消费业态、推出特色活动,进一步燃旺消费市场。例如,今年以来南京聚焦汽车、家居、成品油等领域组织开展“美好焕新”“四进”活动,让更多消费者参与到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中,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仅汽车消费补贴就发放了1亿元,惠及4.8万余人,其中“以旧换新”占比约20%,带动汽车消费约100亿元。
另一方面,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必须打好促消费、惠民生的“组合拳”。首先要持续高质量地做好促就业、稳企业等基础性工作,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其次要从供给侧进一步发力,提供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促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国庆假期,南京不仅推出多个首店、首秀活动,有效契合了当前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趋势,更以“游客思维”全周期优化服务保障工作,景区景点秩序井然,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城市运行平稳有序,充分展现出平安有序、文明有礼、南京有爱的城市形象。
活力满满、欢乐祥和的国庆假期,既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幸福感受,也为城市发展增添了信心动力。瞄准新需求、新动向,优化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体验,定能进一步释放更大潜力和动能,坚定我们的发展信心,绘就更加“热辣滚烫”的消费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