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江苏南京:“新老人”崛起,领航银发经济“新蓝海”

爱时尚、懂生活、会享受,他们正打破传统养老模式

“新老人”崛起,领航银发经济“新蓝海”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50岁仍然是当“闯”之年,选择创业激活“人生第二春”;学美妆、穿马面裙、跳肚皮舞,争做时代“弄潮儿”;在山水间寻找“诗与远方”,拓宽新的生活领域与人生边界……如今,以“60后”“70后”为代表的南京新一代老年人正打破传统养老模式,显现出更强大的消费能力、更丰富的养老选择、更高质量的休闲需求。

“新老人”的崛起,也在改变国内商业社会的发展形态。银发经济风口渐次打开,成为一片“新蓝海”。

退而不休,年过五旬踏上创业路

见到蔡任鲜时,她身着干练西装,化着淡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58岁小了不少。

退休前,蔡任鲜在国内一家知名汽车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她竟踏上创业之路,于去年3月创办了年轻族退休俱乐部。“这是一个学习+交友+互助的社群,在当时应该是南京首家。”蔡任鲜称。

为何选择创业?“退休时我才55岁,生活还有无限可能。”蔡任鲜敏锐地发现,与她同龄的这一代“新老人”在休闲娱乐、技能培训、外出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退休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并未因此减弱,他们仍然渴望链接社群、融入社会。

创业项目启动后,“新老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方向,让从业人员惊讶。“书画、手机应用、视频剪辑……你以为老年朋友还喜欢学这些?”如今,老人们喜欢瑜伽、健身、舞蹈等课程,同时积极尝鲜肚皮舞、热门舞、旅游地理等,培训的课程越来越新潮。

▲学跳古典舞。受访者供图
▲学跳古典舞。受访者供图

“常怀年轻心、做点年轻事”,是这家俱乐部的口号。在蔡任鲜看来,无论是60岁还是16岁,大家都觉得,“只要能从生活中感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你我就永远年轻。”

挑战自我,乐享“潮生活”拥抱“诗和远方”

60岁出头的郭萱,喜欢穿鲜艳的衣服,总是发出爽朗的笑声,活力满满。

周末,为了不辜负来之不易的秋天,她花27分钟沿秦淮河骑行6公里。9月初,她与爱人相携爬黄山,仰望凌晨4时多的静谧星空,一篇游记能在社交平台收获近5000人次的阅读量。

爱美食、爱美妆、爱美衣、爱分享……这些本应属于年轻人独有的标签,越来越在“新老人”群体身上看见。目前,年轻族退休俱乐部拥有400多位会员,除了10多位“80后”会员,“60后”“70后”各占一半。俱乐部会召集会员们到网红花园餐厅围炉煮茶、学插花,组织美妆沙龙学化妆。年轻人喜欢的马面裙、汉服,“新老人”们也会大大方方地穿上,衣袂飘飘行走于各地风景名胜区。

▲美妆学习。受访者供图
▲美妆学习。受访者供图


▲身着旗袍出街。受访者供图
▲身着旗袍出街。受访者供图

在中小学生中盛行的游学项目,也在老年群体中萌芽。刚刚退休的张军生留意到,某旅行社新近推出覆盖欧洲、亚洲多条游学路线的“银发康养学游项目”,带领学员深入探索亚欧腹地的人文风情,以慢游开阔眼界,“世界这么大,我正在约几个好友同行。”

拓宽赛道,以“朝阳思维”发展银发经济

从日常消费的品质追求,到健康消费的主动投入,再到精神消费的个性化体验,“新老人”的消费需求,正孕育出诸多市场热点和创业方向。

专注于老年行业创新创业的垂直媒体——AgeClub创始人段明杰对记者直言,新一代“有钱有闲”的老人正在改变国内商业社会的发展形态。近些年,针对老年人高品质、多元化需求的诸多产品和服务出现,集中于以服务驱动的健康咨询、居家照护、退休规划等,以科技驱动的智能化产品和专业医药器械等,以社交和体验驱动的精品化文娱旅游项目等。

“新老人”懂科技、爱时尚、懂生活、会享受,提升晚年生活的质量与层次的需求迫切。在业内人士看来,针对“新老人”的特点和需求,养老产业和其他涉老产业尚需进一步深耕、细分,提供有效供给、精准服务,“晚霞经济”必将成为朝阳产业。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