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10月14日,工行江苏省分行、工银投资、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规模60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至此,南京与工银、农银、中银、建信、交银五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简称“AIC”)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基金总规模达300亿元。该批基金作为南京“4+N”产业基金集群重要部分,重点投向“4266”产业体系,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及未来产业培育,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
今年9月下旬,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明确,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18个城市。省内有南京、苏州两市因经济实力强、科技企业多、研发投入大、股权投资活跃等条件入选。
事实上,南京与五大AIC的合作已在入选试点之前就有所布局。8月20日,与交银投资、交行江苏省分行签署《合作协议》,目前正沟通组建项目直投专项基金事宜;9月12日,与农银投资、农行江苏省分行签署《合作协议》,并深入探讨基金业务合作;次日,与中银资产、中行江苏省分行签署《合作协议》;9月26日,与建信投资、建行江苏省分行签署《合作协议》,并持续对接多个重大项目的融资需求……截至目前,南京已与五大AIC就多个重大项目开展融资需求对接,项目覆盖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累计投资规模约30亿元。
“工银投资是总部落户南京的全国首批试点银行债转股机构,目前已经为南京优质企业提供115亿元的股权服务。”工银投资负责人介绍,南京是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有完备的“股贷债保担”联动政策支撑体系加持,再加上国家政策支持,这些都让南京在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强市上底气十足。
农银投资、中银资产、建信投资及交银投资均看好南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截至今年6月,农银投资已在新能源电力、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投资超170亿元,并计划利用多方资源接触更多优质科创项目;中银资产则强调其在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领域的战略重点,新增投资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88%,并将通过股权直投支持南京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建信投资认为南京将成为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区域,已储备20多家当地科技型企业,并计划结合建行的金融服务与南京的创新和产业优势,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交银投资同样承诺将在南京增加资金投入,通过多种投资方式推动经济进步和结构优化。
从拓宽融资渠道来看,对于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来说,AIC的股权投资为其提供了除传统银行贷款、债券融资之外的新融资途径。科技型企业通常具有高风险、高回报、前期资金投入大且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在发展初期可能难以获得足够的债权融资。AIC的股权投资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从优化公司治理角度来看,AIC作为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在投资后会参与企业的公司治理。其拥有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和专业的投资团队,能够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建议和指导,帮助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记者从南京市委金融办了解到,五大AIC青睐南京,与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高效推进密不可分。自2022年11月获批试点后,南京通过构建服务体系、设立专营组织、推出专属产品等措施,促进了金融品牌的发展,并发布了“4+N”产业基金集群。
目前,南京已建立超过60家科创金融专营组织,推出了200多款专属产品,形成了专业化服务格局。此外,南京还设立了18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服务企业超过2500家,促成融资逾28亿元。通过“南京金服”平台,已设立的子基金规模超过1300亿元,支持1.2万家科技型企业,科创贷款余额超过660亿元,且服务企业融资超过300亿元。自试验区成立以来,南京新增了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位列全国第五。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