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南京北站、北沿江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禄口机场三期、龙潭七期等项目尽早开工……
近日,南京出台《南京市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提振消费、扩大投资、稳定外需等30条政策措施。
其中,关于交通运输领域的,就有6个方面7条政策措施,涉及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新进展。
一批交通基础设施提速推进
交通,事关城市发展、百姓民生,从交通运输部门传出消息,南京将提速推进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据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加快推进南京北站、北沿江高铁、宁芜铁路扩能改造、上元门过江通道、宁滁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禄口机场三期、龙潭七期等项目尽早开工,做好宁宣高铁、龙潭六期等项目前期工作,打造南京龙潭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

这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如何改变城市?
北沿江高铁弥补长江以北的“高铁短板”
北沿江高铁是长三角长江以北地区唯一的高标准横向通道,是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该项目起自上海枢纽新建上海宝山站,终至合肥枢纽合肥南站,建成后将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之间建起一条高标准、大能力的新通道,有效弥补长江以北地区缺少高速铁路的短板。

目前,北沿江高铁南京段正全力推进全线下部结构及特殊孔跨、控制性节点工程施工,计划于2027年与南京北站同步通车运营。
南京北站促成“1.5小时高铁交通圈”
南京北站于今年9月13日正式开工,成为南京“米”字形高铁网中的重要“落笔”。建成后,南京北站将与南京南站、南京站三站联动,形成“十廊放射”新格局,将形成以南京为中心到省内所有设区市的“1.5小时高铁交通圈”。

南京北站是北沿江高铁的重要枢纽,规划引入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宁滁蚌城际铁路、京沪铁路、宁启铁路等。
未来,南京北站将通过长江大桥、上元门过江通道,与南京站、南京南站实现全向贯通运行。
南京北站,也是未来南京铁路环线枢纽上唯一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一体的主要客站。远期铁路旅客发送量为3700万人次。

南京有望再添过江通道
《措施》提出要建成龙潭长江大桥、新生圩长江大桥主桥。
龙潭长江大桥连接南京、扬州两市,是宁镇扬一体化的重要交通设施。
该项目起自仪征市S356省道龙山互通,向南跨长江,经南京龙潭,止于S338省道龙潭互通。路线全长约5.8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目前,龙潭长江大桥主桥钢桥面铺装施工全部完成,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2025年1月通车。届时,从南京龙潭5分钟即可到扬州仪征,半小时可到扬州主城区。

南京新生圩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和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之间,于2018年11月开工。
大桥主跨1760米,采用单跨门型双塔整体钢箱梁悬索桥跨越长江,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径单吊悬索桥。大桥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六车道,按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
新生圩长江大桥主桥于2023年9月合龙,计划2024年底建成跨江主桥。

地铁7号线力争年底全线运营
《措施》提出,力争2024年底前实现,南京地铁5号线不载客试运行,7号线全线运营。
地铁5号线是南北向贯穿主城的骨干线。其中,南段于今年3月开通;而北段车站截至9月,已完成所有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正在施工附属结构,轨道铺设全部完成。车站、区间全面进入设备安装及装修阶段。

地铁7号线是南京首条全自动运行地铁线路。目前,线路南段与北段已正常运行,线路中段[应天大街站(不含)—钟阜路站(不含)],也于9月10日顺利通过项目验收,9月12日正式开展不载客试运行。

新闻多一点:南京,交通建设怎么样?
目前,南京江南主城快速路网建成率已超90%,有效提升了路网承载力。
“米”字形高铁网络加快成型、总里程达510公里,成为国家规划明确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394公里(2018年底,含有轨电车),增加到472公里(含有轨电车里程)。
南京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达到16处18条。其中,建成11处13条,初步实现“十三桥隧通南北、长江天堑变通途”。
深水海港建设,步伐加快。南京港实现11.6米吃水船舶常态化靠离泊,基本形成了近洋航线直达日本、韩国主要港口,远洋航线对接上海、宁波,辐射全球的网络布局。
今后,南京还将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重点,进一步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