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南京文旅又交出一份漂亮答卷。携程研究院研究员毛琳表示,南京不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而且将历史文化和现代活力有机融合,比如参与汉服换装打卡、体验绒花制作和南京白局等非遗项目……这些对年轻游客和外国游客都有很强的吸引力,成为他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也让南京成为一座历久弥新、常游常新的城市。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也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更为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应有之义,也是带动文旅消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地方性、独特性。南京集“山水城林”美景为一体,是世界“文学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旅资源得天独厚。无论是漫步在古城墙上感受岁月沧桑,还是探访雨花台缅怀先烈英魂,抑或是游览夫子庙品味书卷气息,南京的历史文化总能触动人心,让人流连忘返。正如市文旅局市场管理处处长楼钱良所总结的,南京四季风光各不相同,老景焕新、新景频出,这些都是南京文旅能够持续在全国“出圈”的核心密码,也是南京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不能“坐享其成”,等着“躺赢”。只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让历史文化跟上时代步伐,跟上文旅发展的新潮流。近年来,南京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推出各种新场景、新模式、新玩法。例如,将旅游与演艺、露营、国风、非遗、美食、旅拍等活动充分融合,通过不同载体和形式挖掘、整合、展现南京独特的文化元素。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南京的文旅产品和业态,更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让历史文化成为“流量密码”,需要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把过去、现在、未来贯通起来,充分激发文旅产业的创新创造活力,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南京故事。这样的南京,会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收获美好的体验与记忆,会让每一次相遇都如久别重逢,又恰似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