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习近平开启喀山之行,“大金砖”续写新愿景

(近观中国)习近平开启喀山之行,“大金砖”续写新愿景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习近平开启喀山之行,“大金砖”续写新愿景

中新社记者 郭金超 黄钰钦

10月22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赴喀山,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这是金砖扩员后的首次领导人会晤,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大家庭”实现历史性扩员。如今,在喀山这座以东西方文化交融闻名的城市,以机制扩员为新起点,“金砖时间”再次开启。

当地时间10月20日,俄罗斯喀山大街上悬挂着金砖峰会条幅。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将于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当今时代,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版图。”习近平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发表致辞时表示,“无论有多少阻力,金砖国家这支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都将蓬勃发展。”

当前“大金砖合作”正式开启,有评论指出,这将增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也展示出金砖机制的国际影响力。面对当前世界局势持续动荡,金砖国家在数量上“添砖”之后,如何在合作上“加瓦”,将是各成员国面临的又一道必答题。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王友明认为,金砖扩员后首次举行的领导人会晤意义重大,无论是规划进入新阶段的“大金砖合作”机制,还是系统梳理金砖国家合作重点,都是喀山峰会的重要看点。扩员后的首次金砖峰会或将在完成新成员国整合的同时,加强合作的机制化和规范化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多边与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李勇慧认为,面对乌克兰危机和加沙冲突延宕,安全问题或将成为本次领导人会晤期间各方探讨的重点议题之一。

当地时间10月20日,俄罗斯喀山大街上悬挂着金砖峰会条幅。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将于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去年11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召开,各方就巴以问题协调立场、采取行动,为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开了个好头。今年5月,中国和巴西共同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目前已得到超过110个国家的积极回应。

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磊指出,政治安全是金砖国家打造的“三轮驱动”合作架构之一,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金砖国家既就重大地区热点问题发声,又以实际行动为解决冲突提供可行方案。此次峰会期间,各成员国如何进一步发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金砖和声”,值得外界高度关注。

不可否认的是,在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后,国际舆论场不时出现以“阵营对抗”视角抹黑金砖机制的论调。但金砖国家始终以行动表明,金砖合作机制的感召力,源自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从越表示,金砖国家是具有包容性的组织,在金砖合作机制下,不同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的国家,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为导向,加强团结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

“一直以来,金砖都是‘非西方’但非‘反西方’的机制。”王磊进一步分析称,这一机制反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这决定了金砖是“非西方”的多边合作平台,但同时金砖对现行国际体系采取的态度并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制造阵营对抗。

正如习近平所言,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也不是排外的“小圈子”,而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合作共赢的好伙伴。时间是最好的见证,成立以来,金砖合作机制历经风云变幻保持强大生命力、吸引力的发展逻辑始终如一。

如今,金砖扩员后的首次领导人会晤即将开启,外界期待在千年古城喀山,“金砖和声”将再次响起,“大金砖合作”的新愿景得以续写。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