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要求提高规范书写水平,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
据了解,当前,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标准、笔画笔顺不规范、非纸笔化书写导致书写能力弱化等现象较普遍。

对此,教育部要求,通过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提倡“提笔就是练字时”,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坐姿和执笔姿势;提高规范书写水平,培养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逐步学会书写正楷字和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不断提高书写质量和速度;传承优秀汉字文化,逐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规范校园用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抵制忽视汉字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变形的“丑书”“怪书”,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建立科学评价机制,鼓励将规范汉字书写纳入教育教学评价考核,将师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纳入综合评价内容,将学生书写坐姿和执笔姿势纳入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