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那曲安多县:劳动的歌曲传唱不息

车辆行驶在海拔4700多米的那曲市安多县,蓝天白云,一望无际平坦得像地毯似的草原,远处的牦牛低着头看似一动不动地吃着草。早就听说,藏族同胞能歌善舞,在这样的景色下,谁不想放声歌唱呢?

嘹亮的歌声从远处传来,不是我们,那是安多县的民歌艺人次仁土塔尔和白格。

安多县有很多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安多采盐歌、剪羊毛歌、藏北安多谚语、安多鹰笛艺术等,很多看似和音乐艺术、语言艺术相关。

次仁土塔尔是当地有名的采盐歌手。他穿着橙色和金丝蓝绸缎的藏袍,戴着狐狸毛皮做的安多“天线帽”,一双白色的藏靴,精神抖擞。

他说,安多北部有盐湖,当地人自古有采盐的传统,以前除了自己食用,还贩卖到南部去换青稞等粮食。采盐工作非常辛苦,来回要两个多月。安多人民就在采盐的劳作中创作出了自娱自乐的采盐歌。

安多采盐歌很有意思,按内容分类,可分为盐湖歌、途中悲歌、采盐欢庆歌、驮盐工具歌、下一年采盐安排歌等。按采盐的过程分类,还可分为到盐湖的盐歌、从盐湖中捞盐时的盐歌、把盐推到湖边时的盐歌、把盐装进袋子时的盐歌、返回前的盐歌、途中的山水赞盐歌、明年还要带更多的牛马来驮盐的盐歌……这活脱脱就是劳动的场景。

白格是安多当地颇有名气的剪羊毛歌歌手。剪羊毛歌是人们在剪羊毛时和着劳动拍子边唱边剪的一种劳动歌。在每年的藏历7月中旬,牧民们会选择一个吉日。这一天,赶羊人很早就将羊群赶入畜圈内,前来帮忙剪羊毛的能手们一边唱着歌一边剪着羊毛。羊群骚动,场面非常壮观。在这样的热闹场景下,500多只羊,一般七八个人一天就能剪完。

剪羊毛歌的歌词是按照当天工作的顺序来的。比如开剪之前,是吉祥的祝福;凌晨开始聚集羊群,对天、地进行祈福;然后开始剪羊毛……

白格顺嘴就说起了歌词,我们听不懂藏语,但感觉特别押韵。他越说越快,越说越“溜”,歌词在舌间滚动,像一首RAP。

聊起这些民歌的过去,两位传唱人都很兴奋,但谈到现在的传承,却有些担忧。“现在没人采盐了,也就没人会唱采盐歌了。”“年轻人有会唱剪羊毛歌的,但很多人都唱不全。”随着传统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一些劳动歌曲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不能让流传数百年的传统民歌在自己这里断了。次仁土塔尔和白格都带起了徒弟。次仁土塔尔的徒弟是他的两个儿子,白格多一些,有10个徒弟。“希望他们能多学一些,传唱下去!”

那曲市、安多县政府非常重视民歌的传承。县里的文化活动经常请这些民歌艺人来演出,还会经常举办专项比赛。比如今年的“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中就举办过剪羊毛歌大赛。每个村派10人参赛,光扎仁镇就有30多人参加。然后镇里的前三名再到县里进行比赛。白格就得了镇里的第一名、县里的第三名。

是啊,除了搜集、记录、出版等抢救性措施,广为传播、广为传唱或可延续这些劳动歌曲。

“让更多年轻人来唱,要把这首歌传承下去,教更多的徒弟。”次仁土塔尔和白格对我们说。(万靖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 温浩杰 施涵予)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