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华社经济随笔: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从北方到四方,从冬季到四季,“冷”资源正在变成“热经济”。

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

国新办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哈尔滨亚冬会筹办工作时发布数据表明,我国冰雪运动已经从小众走向大众,覆盖全国、四季布局,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将进一步释放冰雪消费潜力,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冰天雪地里有金山银山。把“冷”资源变为“热经济”,冰雪运动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是把握大众需求,不断创新供给的生动例证。

十年前,2014年2月,在俄罗斯索契,习近平主席在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交谈时说:“在中国,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带动两三亿人参与,由此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

我国自然冰雪覆盖地区不广、冰雪资源南北分布不均。申办冬奥会之前,群众冰雪运动基础相对薄弱,设施和服务也不够完善。如今,冰雪运动的爱好者、欣赏者群体日益扩大,从冬季变为四季,“走进”山海关、“迈过”秦岭淮河,已经延伸到云南、广东、广西、海南。

需求就是发展的动力。在很多冰雪项目从无到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时,我们不断弥补资金、技术、人才“短板”,搭乘“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快车,带动冰雪装备、冰雪设施跨越式发展,预计2025年全国冰雪产业规模将达1万亿元以上。

倾听时代声音,激发潜在需求,通过不断创新来优化供给、带动产业,将“冷”资源变“热经济”,对我们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有着更为丰富的启示。

三亚、桂林、深圳,这些热带、亚热带地区,市民周末可以去滑雪溜冰,体验冰雪世界的挑战与快乐;“远离海洋”的省份新疆打造出丰盛的“新疆海鲜”,简称“新鲜”;“光伏+治沙”组合,大西北的人民在“沙戈荒”里“种太阳”,用科技与创新将戈壁沙漠变为举世无双的“绿电厂”……

各行各业各领域,都有自己的“冷”资源,以及所谓冷门学科、冷门行业、冷门生意等。把冷门变热门,就是“从0到1”的创造性过程,需要的是发现力,是持久耐心,是创新的勇气。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发现有效需求,是创新的关键所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对更高层次幸福的需求。持一颗真心,具一双慧眼,凭一股韧劲,定能化冷为热、点石成金。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