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旅游视界 > 正文
加快推进南京文旅融合数字化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当前,加快推进南京文旅融合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南京文旅部门加快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新形势、积极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南京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战略选择。

发展现状 数字化赋能,南京文旅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更高的文化诉求和更优的旅游体验亟须数字化转型赋能,特别是在南京,文旅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江苏省文旅厅发布的《江苏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报告(2024年上半年)》显示,今年上半年,南京共接待游客1.03亿人次,可比口径增长32%;实现旅游总收入1347亿元,可比口径增长23%。国庆长假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54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7.3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9%和7.9%。文旅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背后,数字化赋能功不可没。

一方面,数字化文旅场景搭建上有了新尝试。如玄武湖东岸全息光影秀旅游项目,统筹包括5个部分、3个系列、9大主题,借助10台先进的全息投影设备呈现出90个精彩的画面。秦淮熙南里街区夜游项目的《甘宅雅韵》,通过纱幕投影、3D水幕观影、5D沉浸式观影等声光电展示手段打造“行进式夜游+沉浸式演艺”模式,一批数字化新项目不断展现金陵韵味,深入打造南京旅游新名片。

另一方面,数字化赋能旅游体验上有了新突破。如南京首批入境游便利化票机在大报恩寺遗址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栖霞山风景区、阅江楼景区等4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投入运行,该机器可以支持6种语言和29种货币结算,境外游客输入护照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信息就能自助买票。此举系全省首创,切实解决了境外游客入园程序烦琐、语言不通等难题。此外,全市4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合计完成了363台外卡POS机布设,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完成10台外卡POS机布设,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完成64台外卡POS机布设、增设5台外币兑换ATM机,持续推进数字化便利支付。

他山之石 典型地区文旅融合数字化发展经验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推进文旅融合数字化发展,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西安:文旅数字化发展对高水平文化场景搭建和文产转型升级提出更高要求。

数字入景,文旅体验“发新芽”。龙年春晚一场融合了历史文化与元宇宙科技的《山河诗长安》成功为全国“种草”西安。元宇宙场景搭建形成的“临场感”“时空错觉感”虚实相融,推动西安在春节期间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94%,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94%,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430%,随后清明、五一、端午等假日文旅也一路火爆。

从西安经验看,善于挖掘高水准场景,强化技术创新赋能,是实现数字化文旅融合的关键举措。与以往一些文旅项目仅能通过后期展示效果不同,西安文旅元宇宙场景可以在线下同步体验,通过识别特定地标激发互动后,实现与春晚类似的互动效果。以《山河诗长安》为例,火山引擎实现场景精准重建,利用视觉定位技术进行贴合打磨,实现了李白站在大唐不夜城屋顶弹琵琶的真实效果。而光学运动捕捉技术提供了稳定且精准的动作数据支撑,配合模型减面、重展UV、改贴图等一系列优化,确保李白形象动作逼真、行为流畅,细节上的升级大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度。博物馆领域,西安博物院与阿里元境合作打造的元宇宙展馆,推出《宝珠记》《辋川图》等元宇宙空间,展现了高水准的可玩性、制作质量以及历史贴合度。文旅虚拟人领域,从城市文旅推广虚拟人“长安”,到文博细分领域的4位“文物智慧推荐官”周知礼、秦威武、汉英俊和唐美丽,再到特定活动推出的秦腔虚拟人秦筱雅,矩阵化构建起具有差异化定位的宣传方式,以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实现文旅产业“数实融合、双轮驱动”。

杭州:文旅数字化发展对旅游资源统筹优化和旅游体验改善的需求更加强烈。

数字化对旅游资源形成中枢统筹。杭州城市大脑文旅系统通过数据汇聚、协同共治和在线服务,不断为游客的深度体验提供旅游服务场景。其中智慧出行、智慧城市、智慧警务、便捷泊车等各项功能不仅提高了城市的治理水平,也为杭州文旅业的发展铺垫了一个顺畅、高品质的游玩环境。从2018年开始,杭州在数字文旅具体实践上种类多样,包括“杭州优质旅游计划”、“杭州数字旅游”小程序、智慧酒店建设、长三角Pass文化旅游年卡等等,这些小而精的具体项目,有针对性地为游客解决了旅游过程中订票、导航、住宿等难点问题。

从杭州做法看,坚持以数字应用为游客服务。杭州为让游客多游一小时,不是多待一小时,坚持用数字化手段不断丰富应用场景。“10秒空房间+20秒进景区+30秒入酒店”,通过“找空房”小程序汇集OTA、B2B、PMS各类平台共8561家酒店,解决假日投诉难的问题;支付宝数据互通再造服务流程打造“景点闸机直购”模式,解决景点买票排队难问题;自助化前台人与机器协同实现公安登记、收单交易六大体系融合,解决酒店前台停留久的问题。“数字旅游专线”把传统的交通服务与互联网结合,依托游客轨迹、公交运行等数据,科学规划旅游专线,方便游客直达景区和酒店,回归了数字文旅的本质——方便、省心、舒适。

对策建议 因地制宜不断塑造南京文旅数字化发展新优势

结合自身文旅产业发展特点,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做法,建议南京从以下一些方面加快推进文旅融合数字化发展。

一是注重文旅场景主题统筹搭建。西安钟鼓楼、城墙、历史博物馆等都是围绕“盛唐景象”进行统一且连贯的数字化搭建铺开,南京是六朝古都,文旅资源与西安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借鉴并有选择地引导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进行顶层设计,如围绕“明朝那些事儿”“金陵石头城”等进行文旅资源的统筹规划,打造兼具城市特色、数字特质、时代特征的南京文旅IP形象。

二是创新科学技术深化运用。以元宇宙赛道为例,当前南京仅有“数智牛首数字藏品”和“大报恩寺遗址元宇宙”两个,远不及上海(12个)、北京(11个)、西安(7个)等城市。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也只有大报恩寺一个,少于周边扬州等地。因此,南京亟须采取“揭榜挂帅”方式,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公开征集各类数字文旅产业应用场景,聚焦如《儒林外史》中的秦淮小吃,《红楼梦》里的灯彩风筝,李白、王安石等写过的南京风貌,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团队参与到南京“文都秘境”元宇宙塑造中,遴选和打造一批技术创新优、应用效果好、复制推广性强的应用场景。

三要充分发挥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强优势。进一步放大南京动漫产业园、南京游戏谷等数字文化产业对文旅的支撑作用。建联系,如持续扩大南京(国际)动漫创投大会、南京文化科技融交会、长三角高新视听博览会的影响力,通过举办高水准的数字文化嘉年华、动漫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动漫进景区等举措,打造动漫、游戏和旅游业的合作平台,借助各种会展、节庆等活动来实现文创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强策划,通过一部动漫作品、一个游戏角色配合故事情节发展设计旅游场景,通过平台技术和数字技术虚拟实景,让游客在数字化虚拟景区中迅速了解景区主要的景点和活动内容,将动漫形象及游戏周边开发与商业及景点内容自然融入。重渗透,推进旅游资源动漫化、游戏化,如将南京特色的自然风景、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融入动漫游戏作品或动漫衍生品中,从而实现静态旅游的动态化、动漫化与虚拟化。与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等合作打造动漫宣传片,一方面将旅游资源植入动画影视产品、游戏创作、剧场演艺中,另一方面要设计动漫旅游线路产品,将旅游导入文化活动,激活文化消费。

四是强化数据资源统筹整合。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南京城市大脑——“文都智脑”3.0的功能,包括“揽博南京”“我的南京”等平台在文旅推广、消费、导览等板块的优化整合,完善汇集智慧文旅、文物管理、文明实践、理论宣讲等多资源的数据基座,同时进一步链接政府相关部门,包括场馆运营、安全管理、舆情反馈等综合数据,打造系统化、标准化的深度分析、智能应用、辅助决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大脑。另一方面,以数据小切口解决体验大问题。开阔思路不断丰富数字惠民文旅举措,比如出行领域,可打造南京高铁航班旅游专列,游客在乘坐高铁飞机的时候就能通过手机扫码将南京旅游攻略“一网打尽”,出站凭电子凭证即可免费游览相关景区。又如景点选择,依托城市大脑洞察潜在游客在各景点的分布、行为与消费情况,在拥堵景区、交通枢纽等复杂场景下实现精准引流,此外还可嵌入一些“找厕所”“找车位”等小应用,不断为游客出游提供全方位的游览保障与体验。

五是打造高端精品文创品牌。推动“数字文旅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抓住数字文旅中的消费新热点、新趋势,进一步释放数字文旅消费能力。发挥南京文博单位资源禀赋和高校设计专业优势,形成“文化出题、科技答题”良性互动模式,如联合推动云锦、经刻、陶瓷等具有传播和收藏价值的文化元素和符号标识数据库建设,合力利用AI、仿生、建模等技术加大二次创作,推动“南京元素”的再演绎,加快推动数字化文化版权推广,赋能非遗等文创产品的品质升级,进一步提升文旅商品消费价值。要打造高品质消费商圈品牌。数字文旅提供便捷服务的目的是要打造出更多的消费场景,对于南京而言,重点要以10家“南京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为核心,将德基广场、金茂览秀城、华采天地等打造为具有影响力的“夜之金陵”特色消费地标、融合消费打卡地、品质消费生活圈。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推动商业“主街”向高端化、精品化、国际化发展,加快“后街”建设成集艺术表演、互动体验、时尚消费于一体的文旅休闲游憩新空间。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