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化成”语出《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起始于“人”的本位存在,作用于“文”的社会资源性,以“人文”范畴下人的社会性与文化性的统一,通过“化”的途径,实现“成人”的价值目标。“人文”强调了人作为一种社会性、文化性存在的意义;“化”以传统人性论基础上的“人性可变”观点为前提,提出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意义;“成人”是“人文化成”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目标指向,成就理想人格是两者价值创造的最终意义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了“人文化成”的精神理念,两者在内涵、精神和目标指向上达成一致性,客观上成为这一思想现代话语的转向。
“人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前提。“人文”是与“天文”相对,而又取法于“天文”对社会人生应然状态和价值向度的诠释。真正意义上的“人”内化于“人文”而进一步实现自我内涵的提升。现实中的个体正是在社会原有的“人文”环境中孕育而来的“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部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实践自然是“改变世界”的历史活动。一方面,人的社会性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于“人文化成”思想的理论前提。“人文化成”中的人是处于社会人伦关系中的人,社会性是“人文化成”的出发点和关乎“成人”的合理界限。“人文化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模式中兼具过程性和目标性的意义旨趣,内含人的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转化过程以及基于社会属性的人的发展化成目标;“人性可变”作为“人文化成”的根本要义,使人性论成为这一思想的本质前提;而人的社会性又构成人性论的思想内核。因此,人的社会性是“人文化成”思想的底质和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人的文化性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于“人文化成”思想的本质要义。“人文化成”思想从人文的角度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的传统,对物质对象的认知,对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思维的解构,对人生、意义、终极关怀的启示,“人文”包括了人类所有的物质和精神创造。它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特征以及人与人之间约定俗成的文化基质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总之,人的文化性存在使个体的文化本质和文化生命真正纳入人的精神层面,它追求理想人格的塑造,突显了“人文”对于成就理想人格的意义,强化了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道德实践的理想模式。这一价值目标同时也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
“人性可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途径。“化”赋予“人文化成”精神以强大的生命力,是“人文”与“成人”的连接纽带,“人是可化的”构成了“人文化成”的最本质要义。中国传统思想关于人性的观点主要有三,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提出“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本恶”。孟荀实际上从善、恶两个不同点出发而最终共同趋向于“人是可化的”,与孔子的观点构成内在统一。这里的“化”实质上内含了人们对外在环境的“化”的道德实践以及对内在自我的发展,以积极作为的生命活力追求道德“外化于行”与“内化于心”的一致性。作为“化”的理论前提,人性论提出了教化的重要性。基于“爱”的德性维度,以文本、语言、道德实践的方式达成教化、感化等道德价值目标。人们善端的达成、道德体验的认知、价值理念的实现正是以“化”为用的理想性结果。“化”作为“人文化成”中最关键的动词变量,是“人文”作用于“成人”转向的途径和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道德内化的动因。“化”是教化、内化、转化、点化等,文化的本质在于创造,“化”即是创造,这也是人的最大价值所在。“化”指向于人性,内含“人性可化”的前提,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价值导向才得以可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本质上内含了“人性可变”的思想,通过引导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评价。
“成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人文化成”最终指向于“成人”,这是“人文”的对象性价值旨归和“化”的本质性作用结果。通过道德教化对人性作理想性人格塑造,一方面,以道德认知的方式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形成内在的稳定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以道德实践的方式使人们体验道德过程和道德效果,既以践行的成果深化内在道德情感,又将内在的德性积淀外化为具体的实践性道德操守,最终成就具有理想道德意识、积极情感意志和正确价值取向的人格。“成人”字面上的解释是成就理想人格,本质上是对道德层面上理想人格的构建性诠释,它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仁”与“礼”的规定性,将仁礼的思想内核贯通于人的塑造过程,主张修己以化成天下,内在完善理想人格,外在达成理想性献世情怀,与“内圣外王”有异曲同工之妙。内圣,是一种道德修为的理想境界,发自于内在的德性自觉;外王,是一种以德性修为而展开的德治的最高境界,它彰显于外,指个人在社会上之事功。“成人”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指向于人的价值向度的理想道德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实现人的现代化与全面发展,实质就是“成人”的过程。
张 静(作者为中共宿迁市委党校讲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