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近年来,抖音、快手等各类短视频平台呈现爆发式发展态势,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因此,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活力、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时俱进、多维联动,打造思政教育平台
青年学生在哪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就要推进到哪里。碎片化阅读趋势下,短视频成为大学生的宠儿,思政教育工作应紧跟短视频蓬勃发展潮流,走进青年群体心坎,在无形中强化育人效果。近年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开通官方视频号,创作了大量弘扬主旋律的短视频,好评如潮。
从高校角度来说,其一,要主动作为,建设高校官方短视频账号。高校要充分发挥短视频传播优势,通过校园账号入驻多元短视频平台,牢牢把握网络思政育人的主动权。其二,要多级联动,打造高校思政教育短视频媒体矩阵。建立以高校官方视频号为总领,各职能部门、学院和骨干教师账号为引领的短视频媒体矩阵。一方面,可以实现短视频内容“多点发力、多方联动”,汇聚成合力实现高效传播;另一方面,学校主账号和各职能部门、学院账号可以深入融合、协同发展,既能“同频共振”又能“优势互补”,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其三,要拓宽渠道,扩大高校思政教育的“朋友圈”。高校可以与教育主管部门、当地政府部门、社会主流媒体官方视频账号加强互通,与知名校友和校内学生意见领袖形成互动,扩大高校思政教育的“朋友圈”,打造“1+N”的多维网络育人对话平台,推动思政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多链传播,凝聚传播合力。
精耕内容、多样特色,讲好思政教育故事
短视频的传播流行和思政教育的深入人心都有着相同的深层逻辑,内容和思想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体现价值与深度;信息和逻辑都需要符合观众思维,直击“痛点”和“难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思政教育的效用。
一是守正创新,生产思政教育作品。“守正”之“正”,是文化正、价值正、信念正,简而言之就是利用新媒体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创新”之“新”,是思路新、角度新、内容新,简而言之就是用新的形式创作视频,可以是“以小见大”的叙述思路,可以是从宏观转向微观叙述或单向说教式转向交流的角度,亦可是个性化定制涵盖社会热点问题解读、红色精神诠释和文化现象透析等主题的系列内容,提升作品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热情。二是鲜活表达,运用青年话语体系。把政治理论性话语生活化、故事化、生动化,把党的科学理论的“大道理”和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成就”,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微实践”。三是突出亮点,推出特色教育内容。高校要充分结合学校特点和当地地域文化,挖掘特色学科、特色人物和当地经济文化等,打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深入融合发展的品牌,用特色视频内容赢得青年学生的关注和好评。
跨界融合、多元载体,拓宽思政教育渠道
短视频犹如“他山之石”,承载了当代青年新的沟通方式、词语表达,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应以“短视频+思政教育”的跨界思维,借助网络传播拓宽思政教育的传播渠道,强化师生参与、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发挥短视频与大思政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
首先,短视频要与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结合。短视频中拥有着内容丰富的资源,其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视频内容,便可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推送给大学生。网络短视频成熟的用户算法,对用户的精准、快捷推送,为思政教育增加了触角和引导力。其次,短视频要融入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拥有较强的表达需求、创新思维和娴熟的创作技能,他们的创作是原创内容的重要来源。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思政项目,创作主旋律的短视频;鼓励思政课的教学实践环节拍摄制作短视频,引导学生在直接创作和交互中感悟主旋律作品的精神内涵,提升思政教育的参与率和感染力。再次,短视频要注重与其他媒介融合发展。短视频可以“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优质的内容根据网站、微博、微信等不同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进行相应加工和传播,在校内各媒体平台形成互联互享,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时代的洪流奔涌向前,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思政教育工作要因时而进、与时偕行、守正出新,就必须不断立足新媒体新技术的视角创新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过程,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途径。当前,短视频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形式、新载体。高校要积极开通主流短视频账号入驻短视频平台,探索短视频传播特点和发展规律,解锁“流量密码”,创作优质内容,讲好“思政故事”,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顾银君(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网络短视频场域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编号:2021SJB068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