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前三季度徐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 ——稳中有进,奋力打好全年“收官战”

日前,徐州发布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99.37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跑赢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1.01亿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2764.41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3673.95亿元,同比增长6.4%。

作为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独立板块,徐州承担着拓展江苏发展纵深的功能、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支点的重任。纵观前三季度,徐州各项稳增长政策举措持续发力,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供给稳定增长、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活力信心持续增强。

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攻坚期。当前,徐州上下拼搏实干,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招引、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提升优化产业层次、做强中心城市能级,奋力打好全年“收官战”。

以进促稳,夯实工业“压舱石”

近日,徐工XC998U大吨位装载机和XC7-TV12履带式滑移装载机批量发车,“出海”前往北美高端市场。坚持国际化主战略不动摇,徐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针对全球多元的市场环境与客户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确保在各种复杂工况下展示最佳表现。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今年是徐工推进实施“智改数转网联”的攻坚之年,徐工坚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转型升级方向,加快组织变革、流程再造、文化重塑,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7.26亿元、归母净利润53.09亿元、扣非净利润48.89亿元,几项指标均列行业第一名。

工程机械产业是徐州的“一号产业”,除了徐工这艘千亿级“航母”外,徐州还拥有百亿元企业1家、10亿至100亿元企业8家、亿元以上企业33家,以及规上企业299家。

10月,徐州举行工程机械产业主配协同发展对接会,搭建主机和零配件企业交流平台,营造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最优生态。徐州还着力完善产业支撑体系,按照“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产业联盟+一批创新平台+一套要素支撑体系”的模式,将工程机械元素有机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持续擦亮“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名片。

不只是工程机械,在前不久发布的2024年江苏独角兽企业评估结果中,徐州4家企业入选江苏独角兽、7家企业入选江苏潜在独角兽,其中8家企业来自集成电路与ICT产业。

以去年被评选为省“独角兽企业”的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作为专业从事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外延片研发、生产与加工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外延片的生产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目前已获得10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相关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年初,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主要生产钠离子电池电芯以及PACK等相关配套产品,计划年产能30吉瓦时(GWh);邳州长城汽车·蜂巢易创新能源汽车变速器及配套项目建设中,目前压缩机控制器组装线、动静盘精加工、温控无刷电机线等产线已投产;经开区中环领先半导体大硅片二期项目加快推进,部分设备安装调试完成、投入试生产……

前三季度,徐州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呈现“进度逐月加快、投资量大幅提升、支撑更趋有力”的良好态势。省级重大项目方面,23个年度实施项目完成投资288亿元,其中20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20亿元,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方面,241个年度实施项目完成投资1003亿元,超序时19个百分点。得益于此,前三季度,徐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高于全部规上工业7.1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增速超20%。

厚植沃土,持续优化招商与投资

近日,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率该市代表团赴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访问并开展招商推介。代表团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推介徐州优势、拜访知名企业,促成一批优质项目签约。

2024年是徐州“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该市频频亮出招商“大招”。不久前举办的2024徐州第二十七届投资推介会上,250余位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和行业头部企业代表齐聚,共同见证56个优质项目签约。

徐州各地、各部门奋勇争先,持续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今年以来,瞄准“343”创新产业集群和“5+X”未来产业,徐州市领导开展高位招商活动21次,洽谈推进重点项目100个,近半数项目签约注册;各板块主要和分管领导外出招商663批次,洽谈对接项目1437个,推动举办26场特色招商活动。

1—8月,徐州签约落地项目414个,其中百亿元项目1个、50亿元项目5个、10亿至50亿元项目45个,外资项目20个;“343”创新产业项目323个,占比78%。

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第二十七届投资推介会期间,徐州发布基金矩阵,计划设立总规模10亿元、存续期15年的天使引导基金,助力招引、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徐州通过成立“政府引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国企市场化基金”三类差异化基金,结合创新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方向,构建了从天使投资、产业投资到S基金的基金矩阵,以满足企业从种子期、初创期到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程融资需求,构筑产业创新投资新生态。

以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培育为例,徐州国投集团充分发挥基金投资杠杆作用,设立徐投新能源产业基金,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能源板块上下游产业开展投资——投资3000万元参与徐工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投资8000万元参与弘元绿能定增项目;投资2亿元参与徐工汽车混改基金……助力“343”创新产业集群和徐州“一号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22日,江苏先导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新下线的GW级钙钛矿项目溅射镀膜设备成功交付。作为徐州率先引入的全球独角兽企业,江苏先导招引初期,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即设立6.5亿元先导微电子专项基金,发挥“基金+招商”功能,成功招引徐州高端半导体真空镀膜设备项目落地。

截至上半年,徐州累计设立基金159只、认缴总规模1173.86亿元。资本与产业“双轮驱动”,该市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创新引领,打造“四链”融合生态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以来,徐州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上下贯通、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9月召开的徐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围绕“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重点产业人才发展。

记者了解到,徐州人才资源总量达187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超过16万人、高技能人才超过36.3万人;2019年以来,高校毕业生留徐、来徐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幅达15%。

10月18日,在沈阳市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全国赛上,来自全国各赛区的181家企业同台比拼,由徐州市鼓楼区科技局选拔推荐的敏越科技获评“优秀企业”。

“去年4月,我们正式落地丰财街道下淀都市产业园,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持续攻关工业机器人智能应用的高科技创新领域。”敏越科技CEO鹿龙介绍,街道工作人员不仅积极帮助企业挑选合适的厂房,还在其申报科技型企业过程中全程跟进服务。“我们的核心研发成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园区落实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为企业优化留才引才环境。”

“我们先后打造下淀科技产业园、下淀都市产业园、下淀总部经济产业园等六大园区,着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丰财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文慧说,今年重点打造下淀康养产业园,集医疗科技、研发中心、康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重点引进医疗器械、高端耗材、大健康等总部企业入驻。

为进一步建强区域科创中心,徐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完善省级以上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机制,加快构建以实验室、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是徐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深地领域国家科技战略机遇、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成立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该实验室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徐工集团、徐矿集团等,利用废弃矿山,构建贯通深地开发科学原理、工程技术和高端装备的创新链,形成了深地能源资源开发、深地空间智能构建、深地空间物资封储、深地空间安全防护研究4个重要研究方向。

今年以来,围绕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徐州持续以科技为产业“强身健骨”,一批重点项目进展喜人——新沂晋控新恒盛新材料项目建成10万平方米厂房,项目一期投入生产;铜山高新区先导半导体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基地VTTO靶材、半导体金属靶材等3条产线已投产……同时,徐州还积极在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上抓好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努力在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中争先进位。

扩容升级,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9月底,徐州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落实省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不断释放消费潜力,发布诸多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2.71亿元、同比增长6.4%。从网络零售看,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30.7%,占全部限上商品零售额比重达到16.1%。

4月以来,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政策相继落地,徐州不断促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和家装厨卫“焕新”,让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近日又发布《徐州市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细则》。

10月21日,市民韩女士在绿源电动车徐州建国东路广达大厦旗舰店,以1899元的价格换购了一辆售价2799元的电动自行车。“旧电动车补贴了300元,以旧换新补贴400元,门店让利200元。”韩女士高兴地说,活动优惠力度很大,而且换新流程方便,她骑旧车过来,现场工作人员帮助办理手续、上传资料,很快就可以骑新车离开。

据了解,前三季度徐州汽车、家电换新活动收效较好,限额以上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9%、11.0%。通过开展“淮海新消费”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徐州计划2024年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1500场次以上,力争汽车换新超3万辆、家电更新超20万台,争取上级电动自行车、家居家装以旧换新专项补贴资金均不低于1亿元。

前三季度的消费数据中,徐州网络零售尤为亮眼。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30.7%,占全部限上商品零售额比重达到16.1%。

临近“双11”,睢宁县沙集镇物流园里明显繁忙起来,一辆辆大货车上,装满了拆分的家具板材。沙集有“中国家具电商第一镇”之称,从这里发出的各种快递,被物流从业人员戏称为“沙集大板”。一名电商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迎接“双11”,他们从10月初就开始备货,期待“双11”大卖。

沙集的家具、马庄的香包、马坡的玻璃制品……徐州的特色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发往全国各地。今年以来,徐州商务部门组织多场线上销售活动,成效明显。1月至2月,徐州网上年货节举办,实现网络零售额74.6亿元,同比增长43.4%。4月28日至5月12日,徐州第五届双品网购节举办,实现网络零售额47.1亿元,同比增长37.0%。

在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国潮汉风馆每天都能迎来一两百位游客体验汉文化,节假日人更多。“国潮汉风”汉文化品牌、“快哉徐州”城市文旅品牌,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打卡”。

今年国庆长假,徐州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331.91万人次,景区消费总收入达11.29亿元,消费收入增幅首次超过游客接待量增幅;徐州旅游总接待人数和文旅消费规模均列全省第四位。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