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公司新闻 > 正文
苏企在进博|苏州东山茶厂:洞庭碧螺春的“形色香味”四重奏

新华日报财经讯 在进博会的舞台上,苏州东山茶厂携洞庭山碧螺春茶惊艳亮相江苏人文交流馆,向世界展示了这款茶中仙品的独特魅力。洞庭山碧螺春茶,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制作技艺。

洞庭山碧螺春茶的种植模式独具特色,与枇杷、杨梅、白果、板栗、桔子等果树交错种植。根脉相连的茶树吸收了花果的香气,从而赋予了碧螺春独特的花果香品质。这种茶果复合种植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晶。

洞庭山碧螺春茶的传统制作技艺更是源远流长,采用纯手工制作,炒制工艺包括“高温杀青、热揉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复火提香”五大步骤。在炒制过程中,制茶师傅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炒制。一斤上好的碧螺春茶需要8-9万颗嫩芽,这充分体现了其制作的精细与艰辛。这一制作技艺于 2011 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2 年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苏州东山茶厂董事长柳荣伟说,参加进博会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次极为重要的经历。这不仅是展示品牌、拓展市场的机会,更是学习创新、感受行业变化、促进文化交流的平台。作为洞庭山碧螺春茶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首次参加进博会,希望能充分展示其历史传承和独特韵味,让世界了解中国茶,认可洞庭山碧螺春这一人类非遗产品,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苏州东山茶厂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引进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系统,提高了制茶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打造了碧螺春茶产业生产新模式。新品研发上,利用茶叶吸香的特性,研制出茉莉花茶、桂花红茶、玫瑰红茶、蜜桃红茶、薄荷绿茶等多种口味新颖、独特的花果茶。

为推动农文旅融合,该厂还创建了洞庭山碧螺春茶主题博物馆——江南茶文化博物馆,融合当地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了集茶文化展示、非遗文化研学体验、茶园观光、茶果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文旅产业链。此外,还积极参与非遗文化传播活动,如2023年参加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茶和天下 苏韵雅集”活动,向世界展示碧螺春茶传统文化魅力。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娴 詹超

责编:赵文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