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向“新”提质 > 正文
向“新”提质|南京江宁:民生“暖色”折射高质量发展成色

今年初,南京市江宁区将“增强养老服务水平、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提升市民居住品质、营造儿童友好环境、丰富市民文体生活、方便群众交通出行、积极帮扶就业创业、加强教学用房建设、加强水务环境治理、防范化解安全隐患”作为2024年度10大类31项民生实事项目重点监督推进。查看2024年“进度条”,“民生清单”超时序刷新,将“拼”出立体可感的“幸福图景”。

“一老一小”幸福感触手可及

按照“一米视角”打造的儿童友好街区什么样?在南京,江宁的孩子最有发言权。

竹蜻蜓儿童友好街区

江宁城建集团打造的南京市首个儿童友好示范街区——竹蜻蜓儿童友好街区作为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可复制典型经验入选《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这条全长约1100米的城市街巷从绿植到校园围墙景廊都细节满满,拥有全区首条“彩虹斑马线”。梧桐语广场儿童友好成长公园是孩子们放学后玩沙坑、打篮球、跳房子的乐园。

青山湾幼儿园

今年青山湾幼儿园招收了40个3岁以下的幼儿,就近托、环境好、老师负责,让这里成为许多年轻家庭“寄娃”的最优选择。预计到今年底,全区托育机构有180家左右,可供托位超过8500个。

江宁区淳化街道横岭社区新增的银发助餐点——兰嫂包子店助餐点已运行超半年。目前,江宁区东山、淳化、谷里3个街道的银发助餐点已对外运营;秣陵、湖熟、江宁、禄口4个街道的已建成;横溪、汤山、麒麟3个街道的正在改建。

谷里银发助餐点

今年秣陵街道牛首社区、江宁街道上湖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在先进街道“全国示范”的基础上,江宁区进一步加快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淳化、汤山、禄口、湖熟、麒麟5个街道已投入运营;东山、谷里、横溪3个街道已建成;秣陵、江宁2个街道社区已完成主体部分建设,正在内部装修。

遵循“一户一策”原则,近期江宁区还率先对16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养老”变“享老”。

织密扎牢医疗教育“保障网”

在秣陵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人们正忙着内外粉刷。今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硬升级”。禄口区域急诊急救中心今年则忙着提升“软实力”,目前已完成全体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培训,同时新增一台生命体征检测仪,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快捷高效的急诊急救服务。

江苏省人民医院托管逸夫医院

据江宁区卫建委介绍,今年全区推动区域医院高水平发展,与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实施合作共建及托管,协调江苏省中医院牛首山分院、南京天印山医院顺利启用。同时,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淳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方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

江宁开学季

近期,一批学校的新进展受到江宁家长热切期待:汇通路幼儿园竣工;高旺路、初宁路幼儿园室内装修、幕墙工程基本结束;空港乾清路学校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工程已全部完成……这些学校不少位于江宁楼市新兴板块,片区居民对教育配套期盼已久。

据江宁区教育局介绍,全区正持续推进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与区内外名校、驻区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学好上”并“上好学”。

宜居宜业圆梦新城

“房票能当钱用!我用房票换购了鲁能硅谷公馆的精装修商品房,商品房地理位置好,地暖、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可视对讲、智能门锁一应俱全,不用等回迁房交付就乔迁新居。”江宁新铜社区张先生去年底参与滨江开发区的首轮房票安置商品房工作,今年5月初顺利拿到房产证。

房票安置选房现场

这是江宁区全市率先实施房票安置的个案。一张房票托“两头”,取得多赢效果。自去年8月起,江宁区先后开展了7轮房票安置,累计选定房源约4000套,消化安置需求约7500套。

江宁实验小学口袋公园

居住环境在改善,家门口的环境也在升级。近日,上元大街江宁实验小学南门口袋公园亮相,昔日城市里的“熙攘嘈杂”之地华丽转身,成了居民喜欢的绿色一角。今年全区共有4个口袋公园建设任务,目前均已完成。

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江宁西部片区黄龙岘

在乡村,江宁区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55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3个。江宁西部片区乡村连点成线,正持续擦亮品质名片,为人民城市实景画增色添彩。

公益小剧场

“满足丰富文体生活场景”也可感可见。目前,4个百姓健身房项目已经完成器材安装;5片新改建灯光球场已全部安装到位;举办各类舞台剧、音乐剧、话剧、公益性小剧场演出90场,各类高品质展览49场,承办市级以上高等级体育赛事24场。

2024江宁大学城毕业嘉年华

城市魅力四射,人才纷至沓来。截至9月底,江宁区累计发布“名企优才直通车”江宁区重点企业招聘36期,累计参会企业5559家,提供就业岗位8.6万个,“宁青驿站”入住率长期维持在90%以上。

江宁区迈步探索,打造全龄友好型高品质公共服务城区。在时间的纵轴上,江宁顺着居民出生、上学、工作、养老的生命周期寻求“最优解”,在空间的横轴上,江宁在一餐饭、一个就业岗位到一个街角公园的维度找寻“最佳答案”,“小而美”的民生事实项目“拼”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华社客户端江苏频道编辑:姜长伟 翟佳怡(实习)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