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交汇点评 | 跑好城市“马拉松”,让“爆红”变“长红”

11月17日,2024南京马拉松将在南京奥体中心鸣枪开跑,届时3万名选手齐聚南京,用奔跑的姿态穿梭在山水城林之间,感受南京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情。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持续升温。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国共举办了622场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赛事。而《中国马拉松人群与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参赛者中有71%会品尝当地美食和特色小吃,64%会在当地进行旅游观光。对一座城市来说,举办马拉松可以提振经济,刺激消费,打造和树立城市品牌,增加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想象一下,选手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舒展筋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仿佛在欣赏一部最真实的城市宣传片,感受地方文化和城市底蕴。

其实不只是马拉松,演唱会、音乐节也一样,成为这两年人们认识和感受一座城市的最热途径。还是拿南京来说,根据《南京日报》的报道,9月26日—29日,也就是周杰伦演唱会期间,南京整体旅游订单相比前几日增长86%,酒店订单增长更是达到了248%。虽然不能说这些令人瞩目的数据全部归功于几场演唱会,但绝对不无关联。

接住泼天流量,激发内生动力。如今的城市营销,比拼创意、比拼特色、比拼服务,“日跑马拉松,夜看演唱会”,已经成为一座城市最时髦的名片,携手开辟出了促进文旅发展、活跃城市经济的新蓝海。各地都在努力把赛事流量、明星流量、情怀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和强劲动力。

但同时,不管是“马拉松+”,还是“演唱会+”,都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大家看到的“一场热闹异常热闹”,其背后需要城市管理者精细化甚至细致入微的规划与执行。要想让“马拉松经济”“演艺经济”跑得更远,一方面,需要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各利益方共同把蛋糕做大,做好“衣食住行游娱购”全链条多样化供给,满足不同人群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和规范管理,可以说这样的“大考”考的是城市管理的智慧和效率,联动的是社会的方方面面,城市在软硬件、服务能力、治理能力上,都要跟得上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

城市发展不可能仅靠一场马拉松,但城市发展是一场马拉松。热辣滚烫、红红火火只是最容易被看到的现象和表象,需要深耕的是用专业的筹备能力和长远的眼光来规划打造的过程。如何“营销”好城市更“经营”好城市,让“爆红”变“长红”,才是城市最终所追求和需要的。

(黄欢)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