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倾情援藏

8月20日拍摄的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米如村蔬菜种植基地。该基地丰富了当地农产品种类,为农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摄

8月16日,山东援藏农业专家、日喀则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张斌(中)在青稞试验田里指导种植。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摄

4月17日,山东援藏医疗专家、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主任孔艳(右一)在现场带教。在山东援藏的帮扶下,该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摄

8月23日,日喀则市南木林县“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3.6万亩生态防护林郁郁葱葱。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摄

2022年6月1日,孩子们在山东援建的日喀则市齐鲁幼儿园欢度儿童节。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摄

9月13日,日喀则市昂仁县民间艺术团演员在淄博援建的迥巴藏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演出。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摄

1994年,党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帷幕。30年来,山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先后担负起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市及其下辖桑珠孜、白朗、昂仁、聂拉木、南木林5个县区的重任。

30年间,山东累计投入援藏财政资金61.8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608个,分10批选派657名干部人才进藏开展工作,打造了白朗蔬菜、齐鲁教育、鲁藏百村幸福家园、雅江北岸生态林等一批典型。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山东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山东、西藏两省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紧盯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全力推进“三交”、民生、产业、智力、经贸、生态“六个援藏”,继续在推动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上展现山东担当、贡献山东力量。 (经济日报记者 代 玲)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