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大道互通下穿隧道主体土建完成,5层互通立交初步成形;跨滁河大桥段顺利合龙……记者昨天从市建委了解到,奋战四季度,市重点工程——仙新路过江通道各个项目施工现场如火如荼,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
进入已完成主体土建施工的仙新路过江通道栖霞互通下穿隧道敞开段,各类施工车辆穿梭其间,工人们正在对已建成的隧道进行墙面装修、防火涂料喷涂等后续施工作业。该隧道位于栖霞大道与仙新路交叉口,具有连接栖霞大道东西向快速通道功能。据介绍,隧道为双向6车道,总长615米,其中两端敞开段长度415米,中间为暗埋段长度200米,是栖霞互通关键性工程之一。
仙新路过江通道栖霞大道互通立交采用直连式,栖霞大道主线下穿隧道为地下负一层;地面辅路十字灯控交叉口为第一层;八条定向匝道连接栖霞大道和仙新路高架桥为第二、三层;仙新路主线高架为第四层,通过五层立交系统构建畅达路网体系。
“栖霞互通段各层箱梁空间立体交叉,施工区域内有多条电力、自来水等管线需迁改,还需要保障栖霞大道通行,施工难度较大。”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召开多次施工协调会制定施工方案,项目顺利攻克了诸多难题,目前5层互通立交已初步成形。
滁河大桥是仙新路过江通道北接线的控制性工程,设计为三跨一联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采用悬臂浇筑施工工艺,全桥共分为118个节段。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大桥的顺利合龙,给全线具备通车条件提供了坚实保障。除连接线工程外,仙新路过江通道各项建设任务正按照既定节点全力冲刺。过江主桥北锚碇已经完成锚室除湿系统安装,目前正在进行南锚碇锚室除湿系统安装。
仙新路过江通道是连接主城区、栖霞区与江北新区的重要纽带,全长约13.17公里。其中,跨江主桥为单跨门型塔整体钢箱梁悬索桥,长达1760米,主塔高263.8米,是在建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大跨度的悬索桥。主缆采用了目前国内强度等级最高的悬索桥主缆钢丝,单根主缆由169根索股构成,每根索股由127丝直径为5.4毫米锌铝合金高强钢丝组成,单根索股长约3108米,全桥主缆钢丝总长度可绕地球3圈半。
随着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仙新路过江通道正朝着全线建成的目标稳步迈进。其建成通车后,由栖霞大道前往江北新区的车程,将由1小时缩减至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