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实践基地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讲堂|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党员干部要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不断增强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行动自觉。

愿担当是干事创业的“思想先导”。“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抓改革促发展的必要前提就是“愿担当”。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党员干部热衷于当“逍遥官”,要么面对老百姓诉求“两手一摊”让其“顺其自然”,要么面对改革发展难题觉得“干多错多”便“佛系躺平”。当前,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难啃的“硬骨头”越来越多,不能有丝毫的“迟疑”“观望”心理,更不能有任何的“思维定式”“路径依赖”,要按照顶层设计要求,步调一致、同频共振,树立“敢于涉险滩”“敢为天下先”的“愿担当”心态,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加快推进改革步伐,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不断创造改革发展新奇迹。

敢担当是干事创业的“必备属性”。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各项改革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夙夜在公”的紧迫感,切实做到敢闯新路、敢出实招。牢固树立“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跳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面对矛盾敢于斗争,面对任务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离不开组织作为,必须匡正担当干事之风,要有干事创业“定心丸”,用好考核“指挥棒”,健全“三个区分开来”,“重点关爱”在改革中“闯红灯”“犯错误”的干部人才,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形成担当干事、争先出彩的良好氛围。

善担当是干事创业的“制胜法宝”。“谋好事、办成事,关键在于善不善于担当,本质是能力问题”。没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和专业能力,再美好的蓝图,终究只能是“空中楼阁”。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能力不足”的紧迫感,既要经常“充电”“补钙”,更要时刻强化理论素质和知识储备,才能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时,有了“金刚钻”,揽得“瓷器活”,做到“气定神闲”“游刃有余”。要大力弘扬“真调研、善调研”的优良传统,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甘当“小学生”,敢接“烫手山芋”、敢啃“硬骨头”,主动投身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攻坚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寻找善于担当的“锦囊妙计”,更好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

姚 尧(睢宁县凌城镇党委书记)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