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这一特殊的日子再次将“家暴”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的焦点。家庭暴力,这一隐藏在家庭私密空间内的黑暗面,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心的双重创伤,还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于受害者而言,身体上的伤痛或许能够痊愈,但心灵上的创伤却可能伴随其一生。然而,面对家暴,许多受害者选择了沉默。他们有的出于维护家庭名誉的考虑,担心家丑外扬;有的因为经济上的依赖,害怕失去生活来源;有的则在长期的精神控制下,丧失了反抗的勇气。但这种沉默并不能阻止家暴,反而可能让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你越不反抗,施暴者越觉得自己没错。”一位长期从事家庭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这样说道。事实上,正是这种沉默的纵容,使得家暴像一颗毒瘤,在家庭的肌体中不断扩散。
要拒绝家暴,首先必须打破沉默。一方面,受害者要勇敢地站出来,寻求法律的保护。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反家暴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为受害者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让施暴者远离自己;也可以依法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让其受到应有的惩罚。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应给予受害者更多的支持与帮助。社区可以建立家暴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并调解家庭矛盾;相关组织可以为受害者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媒体也应该加大对家暴问题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家暴危害的认识,营造反对家暴的社会氛围。此外,在家庭教育中,应注重品德培养,倡导平等、尊重、和谐的家庭关系理念,从源头上预防家暴的发生。
要勇敢地向家暴说“不”!只有这样,才能让隐秘角落的暴力无处遁形,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家庭中感受到真正的爱与安全,也才能真正实现“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设立的意义,让每个人都能在安全和尊严中生活。
(胡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