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较上半年提升0.8个百分点。软件信息业、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速分别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6%……今年以来,在省发改委的指导下,南京市发改委通过落实“服务企业零距离、双向赋能促发展、重大工程强动能、多措并举抓落实”等重点任务,持续打造面向未来的服务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产业强市步伐
会同工信部门制定出台“产业强市行动2024工作要点”,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软件产业领域,南京市集中各方力量全力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召开2024南京软件大会暨工业软件供需大会,发布工业软件支持政策,南京市将重点打造工业软件集成验证中心与应用创新中心,并加大对基础软件与信创产业的扶持力度。
为了配合产业强市整体战略,南京市还将整合约300亿元的资产,相关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重大项目的落地、重点产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强化与延伸,以及科创人才的培育。通过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南京市计划设立多只基金,形成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4+N”产业基金集群,为产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批14只产业专项基金之一的规模60亿元的江苏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专项母基金,已经正式设立并完成首个直投项目——南京埃斯顿酷卓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协议签署。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研究制定《平台经济2024年度重点工作》,推动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据梳理,截至当前,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已有超过三分之一选择在南京市设立基地并提供服务,南京市平台企业在今年前9个月实现了平台业务收入的良性增长。
此外,南京市总部经济的规模与影响力持续扩大,市发改委推出了《南京市总部经济专项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及《总部经济2024年度工作要点》,并对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相关规划进行了修订与完善。
在总部招商引资方面,南京市保持常态化推进,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型企业进行对接,深化与大湾区企业的合作。截至目前,已成功签约15个项目,预计这些项目在未来将带来近200亿元的产值。
用好先行先试政策
当前,南京市致力于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及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等关键举措,旨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创新政策制度框架,并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以持续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动能。
在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直接投资的试点工作上,南京市已与五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建立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设立了总规模达到300亿元的合作基金。此外,在开放合作方面,已成功引入了全国首家中外合资的金融租赁专业子公司,并设立了全省首例苏港两地合伙联营的律师事务所。同时,全市首家台商独资医院以及两家外商独资旅行社也已顺利落地运营。
强化重点项目支撑
南京市持续将服务业重点项目视为驱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充分发挥这些项目的示范与支撑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注入强劲动力。
编制《2024年南京市服务业重点项目清单》,对全市范围内237个投资规模超亿元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有序推进。
此外,南京市共有21个项目入选省级服务业重点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6.7%。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市今年成功建成了大陆首家兼具加油功能的开市客中国全生态模式旗舰店,这标志着南京在服务业领域实现又一重大突破。同时,小米集团华东总部大楼也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将吸引约5000名员工入驻办公,成为小米除北京总部外全国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进一步彰显了南京市在集聚高端服务业资源方面的强大吸引力。
南京市正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务实的举措,积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用好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特别是在大宗消费和家装家居改造领域完善相关工作,加力促进消费升级。落实《南京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深入挖掘南京传统文脉资源,打造“汉堡节”等系列网红新爆点,将“南马”及热门演唱会等重大活动与城市IP、传统美食结合起来,奋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大竞争力的国家旅游枢纽城市。
围绕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南京市正稳步前行,通过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展现“走在前、做示范”的新气象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