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刷手机到“脑腐” 牛津年度词体验过了吗?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有没有过长时间刷手机,看的都是没啥内容的朋友圈、短视频?这种状态,用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刚出炉的2024年度词汇来形容,就是“脑腐”(brain rot)。

牛津大学出版社2日在网站公布今年评选出的年度词汇为“脑腐”,定义为“一个人精神和智识状态的衰退”,因过度消费“某种无价值或不具挑战性的物质(尤指网络内容)”所致。

牛津大学出版社专家发现,2023年至2024年期间,“脑腐”一词的使用频率增加了230%。他们认为,这个词的高频使用反映了人们对于大量摄入低质量网络内容、尤其是社交媒体内容所产生影响的担忧。

1月28日,行人走在英国伦敦桥上。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其实,“脑腐”这一英文词汇早在1854年已有人使用,美国作家梭罗当年在其著作《瓦尔登湖》中用过。他在书中写道:英国尝试治疗土豆腐烂,难道就不努力治疗脑子腐烂?

如今,“脑腐”这个词先是被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使用,后来被广泛用于描述出现于社交媒体等媒介的低质量、低价值内容的现象及其影响。牛津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安德鲁·普日贝尔斯基说,这一词汇正是“我们所生活时代的症状”。

不过,普日贝尔斯基说:“没有证据显示存在脑子腐烂这回事儿。”他说,这一词汇描述了人们对网络世界的不满、对社交媒体的焦虑。

牛津大学出版社语言部负责人卡斯珀·格拉思沃尔说,回顾过去20年的牛津年度词汇,可以看到整个社会越来越关注虚拟世界的生活如何演变,互联网文化如何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2013年的牛津年度词汇就是“自拍”(selfie)。

牛津大学出版社专家每年会根据语料库数据拟出一份候选词汇列表,供大众投票产生每年的年度词。除了“脑腐”,今年还有“又端又装”(demure)、“动态定价”(dynamic pricing)、“知识背景”(lore)、“浪漫奇幻”(Romantasy)和“电子垃圾”(slop)这五个网络热词进入候选列表。(袁原)

责编:丁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