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构建全面贯通、深度协同的“五社联动”治理机制为目标,以“社”为核心,以“联”为主题,通过聚合社会资源、下沉服务管理、激发共治活力,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有机融合与互动,着力打造安全韧性社区。
社区平台释能,提高服务治理“高度”。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社区统筹的作用,围绕党建引领做强社区“朋友圈”、搭建平台整合社区共治力、综合施策提升社区安全度,串联“五社”资源,凝聚基层治理合力。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链接多元主体,构建“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同时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打造具备多元内涵特色的居民议事平台。街道还联合物业、居民志愿者等力量广泛开展安全治理,进一步提升社区安全水平。
社工人才提能,提升专业服务“精度”。街道持续强化对社会工作者的管理、培训和锻炼,成立秦淮区夫子庙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功能型党支部,以创建市社工站示范点为基础,筑起社工培育“孵化巢”。设立“社工之家”,开展培训授课活动,提升社工专业化水平,打造社工成长“加油站”,完善“一口清”网格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丰富社区工作者实践经验,拓展社工实践“练兵场”。
社会组织赋能,提升多元服务“广度”。街道设立“社区达人学院”,开设技能培训项目,挖掘“社区达人”,增强社区黏性。同时聚焦重点群体,推出特色项目,设立楼栋治理、计生特扶老人关爱、困境儿童关爱等项目,带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并通过链接多方专家资源,强化资源联动,打造社区品牌。
社区志愿强能,提升个性服务“深度”。街道始终坚持“社区志愿者来源于社区、服务于社区”理念,组建居民志愿者团队,鼓励居民用闲暇时间参与楼栋治理工作,探索楼栋自治模式。聘请新业态新就业人员担任“兼职网格员”,组建“骑手拍拍团”,注入治理新活力。街道还持续推进“你好·雷锋”雷锋馆打造,推动志愿服务天天见、周周办、月月新,擦亮“雷锋常驻夫子庙”志愿服务品牌。
社会慈善充能,提升民生服务“温度”。街道广泛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投入慈善事业,发动辖区内“两代表一委员”、爱心企业家等力量,创新开展残疾人就业赋能项目。积极探索“慈善+社区”新模式,深化困境儿童和计生特扶老人的帮扶关爱服务,引入社会资源并打造南京市首家困境儿童公益运动服务平台。
接下来,夫子庙街道将坚持以社区为纽带,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推动各类资源深度融合链接,进一步完善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社区安全韧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