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乡村振兴 > 正文
江苏500多种特色农产品参展农交会

11月28日—12月1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州市举办,这是农交会首次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江苏以展为媒,展示推广农业新产品新成果新业态新模式,展销推介优质特色农产品,“苏”字号农产品品牌闪耀大湾区。

江苏展区  吴琼 摄

特产出新,“苏”字号热销

靖江汤包、高邮鸭蛋、如东狼山鸡、南京樱桃鸭……江苏展区内,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吸引许多广州市民驻足咨询、购买。此次农交会江苏以“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以“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贸易”为宗旨,坚持“精品、开放、务实”原则,强化产销衔接功能,助力农业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消费升级。我省共有76个市、县(市、区)参展,参展面积1664平方米、参展企业236家,7大类200多个品牌500多种农产品参展。我省还专门设立农业品牌精品展区,组织36家江苏企业参加精品展示展销。

江苏展区优质农产品展

在无锡展位,既有无锡大米、宜兴红茶等地方特色名特优农副产品,也有体现农业绿色发展的生物保健产品,如益生菌类食品、低GI大米、灵芝孢子粉等。扬州参展企业涵盖荷仙集团、包天下、三和四美等国家级龙头企业,还有冶春、老扬城等富有扬州特色的企业。据了解,鉴于农交会“平台高、综合性强、辐射范围广”等特点,不少企业已连续多年积极报名参展。

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是多次参加农交会的“老面孔”。“通过展会平台,我们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正不断创新,从乳瓜、红方、糟方、礼盒酱菜等传统“拳头产品”,到木糖醇酱菜、速食扬州炒饭、八宝牛肉酱等新产品,不断扩容产品种类,适应市场新需求。

品牌出圈,以产壮品以质强品

借助农交会平台,江苏农产品品牌凭硬实力“出圈”,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响水西蓝花”是江苏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精品品牌,年产量12.5万吨,产值超12.89亿元,深加工开发产品西蓝花酱、西蓝花脆片、西蓝花保健品等市场前景广阔,已形成集育苗、生产、贮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西蓝花全产业链,每年带动响水县近3.5万人就业。农交会现场,响水县西蓝花产业协会与福建省宁德市永佳贸易有限公司签约,并与深圳市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合作。连云港“盐田玉”品牌大米源自万顷盐田复垦独立种植区,每年只种一季晚稻,盐田米颗粒饱满,呈天然弱碱性,该品牌大米企业与广州盐业公司现场签约,金额达180万元。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获悉,近年来,江苏深入推进高水平农业强省建设,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品牌培育与机制创新、品牌营销与文化赋能相结合,以产业壮大品牌、以质量塑强品牌、以文化传播品牌,全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工作,一大批代表着江苏品质、江苏形象的农业品牌声名远播。

目前,全省共有15个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4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成功创建43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盱眙龙虾、阳山水蜜桃、射阳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一大批资源禀赋优异、文化底蕴深厚、竞争力强、消费者信赖的新老品牌,构建起江苏农业品牌的优质资源库、蓄水池。

泰州市组织19家企业参展,靖江汤包、泰兴曲霞汤包、兴化鱼圆、姜堰鱼圆、泰州芋头等特色产品深受广州市民欢迎,现场销售额近15万元。记者从泰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泰州已培育绿色食品企业195家,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建成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63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1.05%。

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

为积极对接大湾区市场,镇江、宜兴分别举行专场推介会。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璇介绍,镇江拥有50余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丁庄葡萄、扬中河豚等远近闻名,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主导,“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我们将以更实举措、更强力度、更大努力全面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打造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种类更全的农产品品牌体系。”

宜兴市举办“宜韵乡情 阳羡丰物”宜兴“土特产”走进大湾区(广州)推介会。宜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峰在推介会上说,宜兴形成稻米、蔬菜、水产、茶叶、紫砂、竹制品、休闲农业等7个“宜”字号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每个产业年产值均超过10亿元。“宜兴红”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乾红·早春茶、宜皇大米等5个品牌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品尝到宜兴优质土特产,见证宜兴品牌农业发展硕果。宜兴也将继续从一方水土中找乡土资源,打造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

宜兴推介活动现场

“相信通过展会平台,苏粤两省能够进一步增进了解,加强沟通,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耀春说,江苏和广东都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双方在市场需求和产品供给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让江苏的优质农产品走进广东的千家万户,让广东的特色农产品在江苏市场上大放异彩。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