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乡村振兴 > 正文
江苏各地冬捕开网 渔民喜获丰收

12月2日,记者从江苏农业部门了解到,随着江苏全面入冬,多地水域迎来丰收时刻,渔民分工协作、收获鲜鱼,一派鱼跃人欢的热闹景象。

依托自然禀赋 绿色生态养殖助农增收

初冬时节,淮安市盱眙县龙王山水库开始拉网起鱼,经过一整年的沉寂,这片广袤水域迎来丰收时刻。碧波荡漾的水面上,长长的“网箱跑道”内挤满了鱼儿,十多个渔民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着将鱼群赶往岸边,随着围网慢慢收拢,平静的水面渐渐沸腾起来,数不清的花鲢、白鲢、鳙鱼破水而出。

山东采购商王群鸽告诉记者:“这边水库鱼品质好、口感也好,在市场上能够热销。我们每年都提前过来,在冬捕之前就过来预订,每年大概都在这边买六七十万斤鱼。”

王山水库集水面积196.6平方公里,可天然养鱼面积1.5万亩,每年所产的水库鱼全程不投料,饲以大湖天然饵料,盛产的花鲢、白鲢等“生态鱼”品种肉质鲜美,深受市场青睐。

盱眙县天源河湖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东黎介绍:“我们今年冬捕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现在捕捞的品种主要以鲢鱼和鳙鱼为主,每天的捕捞量大概在10万斤左右。预计整个冬捕,总产量达到100余万斤。水库鱼采用‘以水养鱼、以渔净水、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目前主要销往江浙沪和东北地区。”

养殖与休闲垂钓结合 农文旅融合发展

近日,扬州仪征枣林湾的渔民们也开始了冬季第一捕。只见渔民们把船撑到围网中间,将鱼群聚集到网箱里,捕捞上来的花鲢体型肥硕,每条都在10斤以上。起吊上岸后,很快被市民们抢购一空。现场渔民说,冬捕是他们渔民的传统活动,现在依靠着养殖业,渔民收入越来越高,条件越来越好。

枣林村党总支书记魏建红介绍,今年,当地利用枣林水库闲置水面投放鱼苗,优越的自然环境让小鱼迅速成长,渔民们也喜获丰收。通过生态养殖,不仅产量逐年增加,此外,依托枣林湾旅游度假区,村里还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我们在春季投入鱼苗大概8万斤,今年预计冬季这一捕可以捕到10万斤,每年可以给我们村集体带来的收入大概是24万元。除此之外,我们当地还推出了冬季特色休闲游线路,很多人来我们这钓鱼、吃鱼。”魏建红说。

沿海冬捕喜获丰收 丰富市民餐桌

不光淡水养殖渔业喜获丰收,新鲜的海产品也供应着市民的餐桌。

在连云港市连云区西连岛村,沿海冬捕喜获丰收,渔民们利用晴好天气,将刺鳗、鲳鱼、黄鱼、鳕鱼、踏板鱼等海产品进行腌制晾晒,一排排、一片片鱼干摆放均匀;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们也忙着将刚捕捞上来的鲜鱼装车,第一时间运往全国各地。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