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视图新闻 > 正文
六千余种蝴蝶兰绽放背后,有这样一段故事……

初冬时节,江苏省张家港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常南社区农创园基地大棚内,一排排蝴蝶兰按照品种整齐地陈列于花架之上,错落有致的花海中,六千余种蝴蝶兰竞相绽放,美轮美奂。

“别看棚内还是一片花海,大部分已‘名花有主’,被预订走了。”大棚负责人杨业宝边招呼顾客边说,不少蝴蝶兰盆花上悬挂着小牌子,写着买家的名字和电话。

2年前,拥有浙江大学植物保护学与园艺学双博士学位的杨业宝,选择将首次科创项目落户常阴沙。他的“园艺作物育种育苗数智植物工厂建设”项目成功入选“张家港市领军人才计划”,已经孕育出了诸多独特的新品蝴蝶兰,成功跻身常阴沙十大重点农业科创项目之一。

“一株蝴蝶兰从幼苗,需要经历大约2年的生长,才能迎来花期。”杨业宝说,从实验到应用的道路并非坦途,农业科创周期长,每一个挑战都可能成为发展的绊脚石,如今蝴蝶兰的绽放,离不开张家港市公安局常阴沙派出所的精心呵护。

早在项目立项之初,社区民警尤正洲就已经忙碌起来了——在大棚周围设置保护标志,加强周边视频监控物建,提供消防安全建议……按照张家港市公安局“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作为项目民警的尤正洲通过上门走访,每周将项目的“进展情况、问题困难、风险隐患、解决建议”等情况收集汇总,并积极协调法制、经侦、治安、内保等警种积极跟进,为农业科创项目提供靠前支撑。

“农业技术上的问题过于专业,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服务保障必须到位。”尤正洲说。这些年常阴沙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先后创建了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实现了农业科创领域的突飞猛进。而且,随着农文旅融合区域发展不断深入,“常阴沙花海”“稻麦乐园”“年代记忆村庄”等一系列农旅品牌也先后涌现而出,每逢节假日,都有游客们从上海、苏州大量涌入——“老农场”的华丽蜕变,需要每一个人的倾情付出。

为靠前服务辖区产业转型升级,张家港市公安局常阴沙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主动深化“村警联动”长效工作机制,依托“蜻蜓卫士”护农党建联合体,整合文旅企业、养殖户、农田大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力量资源,根据警格划分板块,选派8名民警与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组成了8支“服务小分队”,将11名农业执法队员、12名农业科学家、41名农技专业人员、56名旅游业代表、300名微网格员按照产业区位特点全量编入服务队。每年旅游旺季,在种植收获节点、乡村旅游旺季等重点时间节点,开展助农惠农共同帮扶、重点实验室协同守护、公共安全监管联合治理等活动。

数据显示,在今年秋收期间,由张家港市公安局常阴沙派出所牵头组织的全面覆盖农业示范园区的安全生产“会诊”、农业困难“会商”中,共发现并整改各类隐患41处,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困难21个,组织现场安全技能培训8次,受教群众超5000人次。(吴茜茜 王超)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