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视图新闻 > 正文
反诈进行时︱时隔3年,旧址再收快递,里面竟然装了……

时隔3年,旧址再收快递,拆开后竟是一张“官方购物卡”。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轻松领取品牌手环、现金红包等礼品?

近日,家住张家港市南丰镇的王先生抱着一个快递盒匆匆走进张家港市公安局南丰派出所:“警察同志,我女朋友收到了一个快递,我怀疑是诈骗!”

在随后的交谈中,民警了解到,王先生的女朋友范女士不久前收到了一条短信,显示某学院提货点有一个快递。离奇的是,范女士3年前就从该学院毕业了,什么快递会寄到3年前的地址呢?在排除自己网购时勾选错收货地址后,一头雾水的范女士来到学院将快递取回。

“难道是以前消费过的店家送来的赠品?”看着快递面单上准确无误的姓名和电话,范女士拆开快递一探究竟。

里面是一张制作精美的宣传折页,内部还嵌着一张“京东E卡”,卡片一侧写着:“使用支付宝扫描卡片上的二维码,联系客服领取‘20元现金’‘华为手环’等礼品。”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王先生扫描了二维码,跳转出来的只有一个网址链接。

“陌生链接不乱点!”接受过多次反诈宣传的王先生立刻警觉起来。出于谨慎,他将网址复制到了浏览器内打开。

果不其然,一个“客服”聊天界面迅速出现在王先生面前,随后的对话内容更是和民警宣传时举例的刷单诈骗套路一模一样。

就在王先生认定这就是诈骗时,他女朋友的手机却响了:“支付宝到账20元!”

“难道都是真的?”为了彻底打消疑虑,王先生决定带着快递来到派出所寻找民警咨询。

“相信自己的判断,100%是诈骗!另外,京东的E卡竟然要用支付宝扫,这本身不就是个BUG么……”民警当即确认,这就是一起典型的快递类骗局。

“那我女朋友收到的20元呢?”临走前,王先生不忘询问。

“这就是骗子鱼钩上的饵!”民警说。

民警向王先生拆解诈骗套路,此类诈骗类型套路核心依然是“完成任务、小额返利、大额收割”的诈骗手法——首先,通过互联网黑灰产业链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随后,伪装成知名互联网企业向对象发送内含廉价礼品的快递、包裹,赢取信任,引导添加“客服”人员联系方式;最后,通过兑奖、发送现金红包等方式,进一步诱导对象参与刷单,从而完成收割。

不仅如此,警方查询发现,正版的京东购物卡由京东发放,背面有一串由灰色薄膜覆盖的激活码,需要登录京东平台输入激活码后,绑定账户使用,无需添加任何客服操作。

警方提醒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轻易显露身份证、手机号、收货地址等个人信息,警惕信息泄露。收到不明快递时,不要随意扫码或是添加陌生人好友,对家里老人、小孩重点提醒,提高反诈意识,警惕快递骗局。有疑虑要通过官方途径进行核实,或者求助公安机关。(惠家豪)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