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大案要案 > 正文
反诈直通车187 | 收到“红头文件”怎么办?!

“乡村振兴局关于全面落实数字乡村,实现全面脱贫”“由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及扶贫委员会负责红利发放具体实施落实工作”“中央财政局发放国债”“收到邮件、信件邀请的可以扫码进群,添加工作人员进行审核”……这都是假的!别信,别信,别信!

案例回顾

近日,镇江一居民收到陌生快递,内有一份印着国家乡村振兴局、金融监管总局、人社部印章的“文件”,声称只需要扫码进群,验证身份后即可获得高额扶贫基金。

无独有偶,南通的居民也收到了类似的文件。

近几年,一些诈骗犯罪团伙打着党中央、国务院等旗号,伪造公文、证件、印章,以政府扶贫、慈善活动等名义,以高额返利为诱饵,引诱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加入所谓的各类“基金会”和“项目”,巧立名目骗取钱财。去年以来,多个国家机关、部门也相继对外发布声明。

套路解析

此类诈骗往往紧跟时事热点、重点政策,利用群众对政策理解的偏差,再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假文件博取信任,继而实施后续诈骗。

诈骗分子冒用国家机关名义实施诈骗,手法多样,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隐蔽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共性:

第一,诈骗分子往往以短信、快递等渠道对外发送假的红头文件,后续往往也是线上联系,不会线下与受害者接触办理所谓的相关业务;

第二,诱骗受害者下载不明App或点进不明链接,窃取账户等信息;

第三,常以“补缴个人所得税”、“修复征信”、“验证身份”等托词要求受害者向指定账户转账,先行垫付资金,才能进行后续的“发放补贴”、“退费”操作。

警方提醒

收到陌生快递要保持警惕,遇到陌生二维码、陌生链接不要随意扫描或点击,更不能下载来历不明的App,以免落入骗子的圈套。

2. 如遇对方以“补缴个人所得税”“修复征信”“验证身份”等为由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或者声称需要先行垫付资金,后续才能进行“发放补贴”“退费”的,请勿相信,这一定是诈骗!

3. 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要在陌生网页、App上随意填写自己的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谨防被诈骗分子利用。

通讯员 启南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红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