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停车更方便 出行更顺畅

计划新增、调整公交线路30条,实际新增、调整公交线路43条;计划新增5000个共享泊位,实际新增了5045个共享泊位;计划实施重要路段交通微改造工程6处,实际完成16处交通微改造……

截至目前,在方便群众交通出行民生实事项目办理方面,我市不仅已基本完成年度任务,部分项目还远远超出了所定目标。

便捷市民出行,优化调整公交43条线路

【点位探访】

“最开始出门要走900多米到中和桥才有公交车坐,后来开通了181路,但公交车只能‘北下’不能‘南上’,出门买菜、就医还是要换乘。”2006年御水湾小区第一批入住的居民赵桂芬告诉记者,“出行难”此前已经困扰了他们许久。

秦淮区石杨路中和桥至承天大道段有御水湾、观泓雅苑、金基璟樾府3个小区,但周边生活配套设施较为缺乏,此前仅有一条181路公交线途经该路段,无法满足周边居民公交出行需求。

11月中旬,南京交通部门对公交110路、118路进行优化调整,将线路正式延伸至石杨路,石杨路沿线6000多户、万余名市民“公共交通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从1条线增加到3条线,去哪都方便了。”赵桂芬激动地说。

【办理推进】

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便捷,能让居民最直观地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度。南京市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中提到,今年计划新增、调整公交线路30条。截至目前全市今年新增、调整公交线路已有43条。“还有部分线路正在优化调整中,年底有望超过43条。”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交通执法总队徐鹏飞介绍。

今年以来,南京交通部门秉持“开门办公交”理念,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公交线路、增设站点,让市民能够更便捷地到达目的地。不仅如此,交通部门每年还与公交企业开展十余场公交进社区活动,通过交流咨询、座谈调研,累计收到市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500余条。

徐鹏飞告诉记者,公交线路的新增与调整,不能纸上谈兵,需要结合市民实际需求、线路运行、公交场站等各方面综合考量。如,为了强化公交与地铁的融合,新辟208路公交线,方便了岱山片区居民通过西善桥站换乘地铁7号线;弥补道路的公交空白,5月将319路优化调整到金宁新路;在公交薄弱片区增加线网覆盖,将118路和110路调整到了石杨路运行。

完成16处交通微改造,小切口惠民生

【点位探访】

“早晚高峰的时候,这个路口车多难行。现在多了一股道,顺畅多了。”在所街与湖西街相交处附近,市民周先生对于交通环境的改善有明显感受。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路口周边以住宅小区为主,道路东侧紧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应天校区)。在学生上下学和居民上下班的高峰时段,车辆通行时间较长。“这个路口就两股车道,一股直左,一股直右,高峰时段太难了。”周先生介绍,这里离应天大街不远,很多车辆都有左转需求。因为堵车,不仅左转难,直行车都费劲。

为了破解路口拥堵问题,市建委和市交管局研究后将其纳入改造清单,拆除交叉口两侧的侧分带,增加了南北进口一股车道,将直行与左右转车道分离。改造后,不仅缓解了转向车的压力,也满足了直行车的需求。

据了解,今年仅建邺区就排定交通微改造项目9处,涉及黄山路与奥体大街相交处、黄山路与新安江街相交处、西城路与怡康街相交处等,通过缩减中分带、侧分带或路口渠化等微措施,解决了这些路口的交通堵点,给整个片区的交通出行都带来了良性循环效应。

【办理推进】

2019年开始,交通微改造已连续5年列入市级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迄今改造点位超过100个。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今年全市计划微改造6处点位,截至目前已完成16处。市建委建设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堵点虽然不大,却是交通痛点,关系着市民的出行便利和生活幸福感。该委每年会同市公安局交管局排定改造项目,重点聚焦民生诉求较为强烈的医院、学校周边区域和常发性、多发性交通拥堵节点,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找准原因针对性改造。微改造发挥短平快的优势,以对道路较小的干预,起到小切口见大效益。明年的交通微改造点位目前已在梳理之中。

“应共尽共”,今年又增5045个共享泊位

【点位探访】

位于建邺区水西门大街122号的莫愁湖小学,西侧为莫愁湖公园,周边还有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莫愁大厦、港华燃气服务中心等单位。过去多年,接送学生或是到附近办事的社会车辆找不到车位,往往选择在水西门大街、牌坊街、文体路等路段乱停车,严重阻碍了交通。

眼下,上述难题已经破解。原来,莫愁湖小学利用操场地下空间开建了新停车场。为优化停车场周边道路秩序,建邺区城建集团打通了水西门大街至牌坊街路段,并将该路段命名为“牌坊西街”。莫愁湖小学停车场的进出口就设置在牌坊西街上,负一层有53个停车泊位,供学校内部管理和使用;负二层90个停车泊位中,有71个对外全时共享开放,大大缓解了附近小区居民的停车难题,也方便了前往该区域办事的居民停车。

【实施推进】

来自市城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我市今年又新增5045个共享泊位。而近三年来,南京已累计打造14.1万个共享泊位。其中,既有省级党政机关办公场所打开院落大门进行泊位共享,也有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努力挖掘实现“应共尽共”;既有围绕医院、学校、商圈、景点周边等打造的共享场景,也有新建道路停车泊位的“应划尽划”……

为治理热门旅游景区及周边在大客流期间的堵点,挖掘更多共享泊位的同时,城管部门还不断加强与文旅、公安交管部门沟通交流、现场调研走访、后台数据对接,推进钟山风景区、雨花台风景区等点位与“南京文旅”数据互通,方便外地游客查询景区周边停车场地理位置、开放时间、收费标准以及停车舒适度,以打造更加舒心的旅游环境。

在全力破解城区停车难时,我市也将“解题思路”向城郊地铁换乘区域、涉农区域等延伸。

据悉,针对郊区与主城换乘地铁站停车需求明显,我市今年着力指导各郊区城管部门进行机动车停放和非机动车秩序“两手抓”。浦口区结合老城更新,巧抓龙华路、白云巷等地块建设“空档期”,建成了2处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200余个。为满足非机动车停放需求,在新建停车场内均增设1000余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放功能区;六合区围绕S8号线龙池地铁口开展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查漏补缺”,新增了8处150平方米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可停放非机动车约200辆。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