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南京“绿古董”新增133株,总数已达2215株

12月18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介绍最新一次古树名木普查情况:南京现有古树名木总数达2215株,新增古树名木133株,总体生长良好。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一级调研员袁必新介绍,普查结果摸清“绿古董”家底,为今后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钟山风景区内120多岁的“金陵桂花王”

钟山风景区“绿古董”最多

古树名木是穿越时空、承载城市记忆的“活化石”。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树种稀有珍贵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重大纪念意义的树木。

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为摸清“绿古董”家底,每五年一次的普查已持续开展了七轮。

此次普查在各区古树名木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共有40多位普查人员深入全市17处普查区域,460多处公园景区、学校、名人故居等地,对现存的2082株古树名木逐树核对,修正原有树木自然属性数据。

此轮普查结果显示,南京“绿古董”分布情况为,建邺区6株、鼓楼区145株、秦淮区88株、玄武区247株、雨花台区18株、栖霞区46株、江北新区13株、江宁区29株、浦口区9株、六合区8株、溧水区21株、高淳区32株、中山陵园管理局1318株、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54株、玄武湖公园36株、燕子矶公园7株、莫愁湖公园5株。

南京“绿古董”分布最多的区域是钟山风景区,树龄最老的是溧水石湫街道上方村一株1800多年的古银杏。

普查新发现的133株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南京中山植物园、钟山风景区、燕子矶景区以及鼓楼、玄武、栖霞、浦口、溧水等区域;主要树种为二球悬铃木、青檀、南京椴、雪松、银杏等。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六朝松”

“绿古董”一树一档案

南京古树名木枝繁叶茂、数量众多的背后,是自然禀赋的馈赠,也是精心保护的结果。

南京为古树名木构建一树一档数据库,做到不落一树、不漏一木,每一株古树名木均由专人负责、定期巡查,跟踪记录树木生长状况。

各管理单位还会根据评估,做好古树名木的浇水施肥、修剪、疏果、病虫害防治等复壮措施,对部分树木设置围栏、增加支撑、安装避雷针等进行保护。

今年3月至11月,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组织南京市测绘院、南京园林行业协会和相关古树名木专家,对南京6个主城区、5个郊区和江北新区以及中山陵等景区、公园范围内古树名木进行拉网式摸底,全面复核现有古树名木树种、位置、生长环境等信息。

此轮普查结果显示,南京古树名木总体生长良好,个别长势衰弱的树木通过保护复壮措施,树势得到一定恢复。例如,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内树龄1500多年的“六朝松”,经专家多次会诊,并聘请专家级养护队伍负责树木的日常管养,不断改善其生境,采取综合复壮措施,古树现已萌发新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供图

责编:白雪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